021-65981190
首页 企掌道培训平台 运营服务 AI智能陪练 面授及内容 课件定制 混合式培训 解决方案 培训+AI解决方案 零售行业解决方案 保险行业解决方案 新员工解决方案 销售人才解决方案 客户案例 免费体验 关于我们 关于思创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企业培训实战:高效开发高质量微课

发布时间:2025/09/24 11:14:36   Click:

“微课程”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2010年,我国佛山教育局教育信息中心的胡铁生老师首次提出微课(Micro-lecture)的概念,经历了资源建设、教学活动设计与微课程三大层次的跨越,并在佛山中小学组织了微课大赛


2011-2019年,国内发表微课、微课程相关的期刊论文数量逐年升高,这表明微课得到了国内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并快速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学习习惯的改变,微课早已从校园教育迁移到了在职教育,成为现代企业学习的一个趋势。很多企业早已在内部开发出了大量的微课,但是在课的运用实践中也凸显了不少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质量参差不齐:课程的形式各式各样,录音效果较差,PPT画面不美观,视频质量的优劣程度完全取决于开发者的微课制作技术。


2. 内容过于理论:单纯对知识点或者问题点的理论部分展开描述,没有具体的案例和场景,无法让学员产生共鸣。


3. 讲解过于生硬:讲师的虚拟呈现技巧生疏,多有卡顿、普通话不标准、没有抑扬顿挫等问题。


4. 结构不完整:仅有课程的主体内容,缺少微课的课程设计,没有一个课程的完整结构,即无法吸引学员观看,也达不到教学目标。


5. 开发时间过长:虽然微课通常时间较短,内容较少,但是开发的难度并不亚于传统的线下课,有时候一门精品的微课依然需要3-6个月才能打磨出来。


怎么才能解决上述的问题呢?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微课设计与开发的孔雀模型。该模型是由安迪曼的众多专家、顾问以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型(ADDIE)和安迪曼版权课程——敏捷课程设计与开发模型(AID)为基础,并结合大量的微课开发项目实践之后总结出的一套方法论。

该方法通常采用工作坊的形式,召集企业里的业务专家,通过三大环节及十一个步骤,就可以在两天一晚的时间内开发出精品的微课。虽然开发时间短,但是完全不用担心质量问题,现场开发出的微课甚至可以直接投放到平台上供人点击观看。

除此之外,专家门掌握这套方法之后,还可以不断地开发出新的微课,无论什么类型的微课都可以信手拈来

微课设计与开发孔雀模型

真的有这么神奇的事情吗?三大环节具体都做些什么呢?

接下来就让我来揭开孔雀模型的神秘面纱。


01 微课定位


首先第一个大的环节就是微课的定位,清晰的定位可以指明这个课程的方向,让我们在开发的过程中不再迷茫


在这个环节,我们需要定位五件事情

1.究竟谁来学习这个课程?

2.他们需要学习什么内容?

3.课程的应该取什么的名称才能更加吸引人?

4.学员学完这个微课后能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

5.课程用什么样的形式去展现更合适?


有人会说,不就开发个微课么,为啥要弄得这么复杂?这个课该怎么讲,我直接说不就好了?其实不然,课程面向的学员不同,课程的内容形式和深度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我举一个例子,假如我们要开发一个关于面试技巧的微课,首先要搞清楚这个课是针对哪个群体来讲的。如果是为了提升招聘团队的面试能力,则可以讲的内容深一些,多讲一些人力资源的专业术语也没有关系;但是如果是面向全公司各部门的管理者,希望普及一下面试的基本流程及方法,则可以讲的浅显易懂一些,少用专业术语。


传统的线下课程在开发时虽然也需要明确教学对象,但是会灵活一些。因为在具体授课之前,讲师一般会根据接下来的授课群体不同,去调整课件的内容和具体讲解的案例、使用的语言等。而微课通常制作成视频后就是一件独立的“作品”,不可能根据观看的学员不同而自行调整,所以对于微课而言,前期的定位尤其重要。


02 微课开发


确定了微课定位环节的五个问题,我们就可以进入第二个环节-微课开发。开发环节需要将知识点给萃取出来,然后再针对萃取出的知识点进行丰富化的设计,最后用一个合理的结构进行整理,使其成为了一个条理清晰、内容丰富且干货满满的微课。 


知识的萃取要根据微课的类型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常见的方式有主题内容分析法、工作步骤分析法和场景分析法。例如我们要开发一个店长营业前准备工作的流程类微课,就需要用到工作步骤分析法,首先需要将店长营业前需要准备的工作进行分解,于是得到了场地、人员和货品准备的三个步骤,之后去分析每个步骤下需要做哪些事情?做得好的标准是什么样的?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或者窍门?经过层层的分析后,就得出了下图的内容。

店长营业前的准备工作步骤分解

由于一门微课的时间有限,在这里可以分析一下,内容是否过多。如果内容过多无法在短时间内讲清楚,我们通常可以做两个选择,一个是精简一下内容,仅保留重要的干货进行讲解。另一个是拆分成多个微课,用系列微课的方式去阐述清楚这个课题。具体如何操作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在课程知识点确定后,我们就需要将内容进行丰富化,常见的方法是教学设计丰富化和多媒体设计丰富化。为了让这些内容能够成为一门“课”,我们还要进行结构化的整理,针对微课的类型可以选择与之匹配的结构。这里就不展开阐述了,后续会单独出一篇文章来详细探讨。


03 微课制作


很快就到了第三个环节,也是微课设计与开发最独特、最重要的环节——微课制作。我们需要把前面萃取出的内容制作成精美的PPT,并且编写好微课的讲稿。值得一提的是,专家们需要在这个环节训练一下虚拟的授课技巧,因为面对观众和面对机器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相信开发过微课的老师会深有体会。


这里我主要介绍一下微课的录制。通常我们会根据企业的要求去选择录制的方式,但是市场上的微课形式五花八门,很多企业也搞不清楚哪一种形式更适合自己。下面我介绍几个常见的微课形式,简单分析一下他们之间的区别。


1、 录屏型微课:这种形式是操作最为简单的微课形式,专家们可以通过PPT呈现教学过程,并同步录制授课声音及屏幕操作,最终形成微课视频。视频上讲师通常是不出镜的,不过也可以选择出现在视频的一角。这种形式对于软、硬件的要求都不高,即使是零基础,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这个技术,开发出合格的微课来。

所以这种形式适用于大部分企业里的业务专家,大约覆盖70%的人群。


2、 实景型微课:主要是指用专业的拍摄设备,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呈现讲师的教学内容。类似线下课程中,讲师站在讲台上讲解内容,身后播放着教学PPT,我们把整个过程录制下来形成视频的形式,只是微课的时间较短而已。这种类型的微课最大的特点就是讲师需要真人出镜,好处是讲师不仅可以用语言授课,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肢体、神态、表情等对学员产生影响。但是,这对于讲师的呈现要求较高,通常仅有20%左右的“演讲大师”适合这种方式。


3、 动画型微课:是指利用flash等动画技术制作的微课,它的最大特征就是趣味性,很多学员看到后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也很明显,它需要开发者具备一定的专业软件操作功底,甚至还需要具备绘画艺术的天分和对美的感知。所以此种形式仅适合企业中10%左右的“技术大神”。


相信看到这里,您一定能够判断出自己所在的企业适合开发哪种形式的微课了吧?

在确定好微课的形式后,通过我们提供的制作方式和针对性的辅导,就能够产出精美的视频微课了。


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想要让更多的人来学习这些微课还是需要大力宣传才是。

所以我们除了产出微课件、微讲稿和微视频外,还能够帮助业务专家快速的设计出微课营销材料,将讲师与课程迅速宣传出去,打通微课学习的最后一公里,展现敏捷与高效的真正威力。


看到这里,您一定对微课开发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那么开发出的微课究竟能做什么呢?

对于个人来说,微课可以帮助我们将宝贵的经验迅速在企业里传播,提高我们的知名度;对于企业来说,大量优秀的微课在内部传播,必定会加速人才的培养,从而提高组织的战斗力和竞争力,最终达成战略目标。


作者:刘凡

来源:培训江湖

上一篇:销售话术秘籍:面对客户砍价的沟通技巧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