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981190
首页 企掌道学习平台 面授及内容 课件定制 混合式学习 运营服务 解决方案 培训+AI解决方案 零售行业解决方案 保险行业解决方案 新员工解决方案 销售人才解决方案 客户案例 免费体验 关于我们 关于思创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有效落地的企业培训项目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23/02/07 13:33:50   Click:

在培训项目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培训平台方通过明确关键流程和要素,可以有效提高培训的运行质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对培训项目关键流程和要素进行管理吧~


培训项目运行的根本原则


以能力为导向:在培训过程中,要基于胜任力模型,找到学员能力不足的差异项,设计培训方案,选择适合师资,针对性地进行能力提升训练。


以学员为中心:在选择培训方式方法的过程中,始终关注成人学习规律,关注学员的内在需求。在发挥学员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借助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和科学的管理办法,提升学员学习的转化率,从而促进能力提升。


保持敏捷迭代:借助数字化技术为培训提供支持与服务,不断完善项目体系,丰富学习数据,让培训在能力提升上有的放矢。


一、四大流程定框架


从培训项目运行的角度来看,项目运行的过程是培训需求——培训目标——具体实施方案——落地后的实际效果——学员能力提升。


整个项目运行的过程包括四个关键流程:需求调研、方案设计、组织教学和培训后评估。


需求调研环节:基于胜任力,通过360度评估掌握学员各项能力的基本水平,找到能力弱项和差距项,将组织或学员面临的实际能力提升缺口转化为能力目标,再具象化为学习目标。


方案设计环节:强调将培训需求中的学习目标精准转化为具体的培训方案。


组织教学环节:突出“学用转化”,多样化引导学员将培训学习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推动能力弱项提升;


项目后评估环节:基于胜任力对参训学员进行360度再次测评,形成前后测对照结果,来判断学员能力提升的幅度。


需求调研:聚焦问题


第一步,以问题为切入点进行需求调研。


关注不同层面的问题,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组织层面的需求调研:关注企业的战略问题。


岗位层面的需求调研:关注岗位职责与员工表现之间的差距。


个体层面的需求调研:关注参加培训者的个体差异。


第二步,将问题归类分级。


归类整理是将第一步中性质相同的问题归集在一起,可以避免培训内容多而散,培训主题不集中。


分级整理则是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按问题的级别细分,寻找培训内容的落脚点。


第三步,形成培训问题的清单。


这是一个筛选问题的过程,剥离不能通过培训解决的问题与受训者不相关的问题,剩下的就是培训问题清单。


第四步,将问题转化为结构化的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把握培训项目的定位和重点。


基于对培训项目的深刻认识决定问题清单的取舍,最后将问题转化为结构化的培训目标。


需求调研的步骤

需求调研的步骤




方案设计:探索目标


第一步,目标分解。


首先要将学习目标层层分解,拆分能力项,找到如何提升某些能力弱项的具体知识点、工具、方法、模型。


第二步,转为课程。


将具体的知识点、工具、方法、模型等内容,转化为学员需要学习的具体的培训课程,命名合适的题目,提供合适的学习知识要点。


第三步,组成模块。


将相关联且有内在逻辑的培训课程组成相关的培训模块,有助于理解项目的整体脉络。


第四步,形成方案。


在形成最终培训方案时,培训内容及方式要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结合培训需求调研的培训目标,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融合而成。


既要落实上级部门对培训任务的要求,又要兼顾学员本身对培训的期望。


方案设计的步骤

方案设计的步骤


组织教学:推动转化


第一步,准备阶段。


对学员的学习规划、知识储备、各项胜任能力水平和学习环节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步,学习阶段。


掌握成年人的学习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员学习内在动力与意愿。


第三步,转化阶段。


将学习与目标计划建立关联,设置关键检查点,推动学员学用转化。


第四步,实践阶段。


推动学员将所学内容主动寻找机会应用,在后续提供实践锻炼,给予反馈指导,最终实现能力弱项的提升,或者持续改善。


组织教学的阶段

组织教学的阶段


培训后评估:承上启下


培训后评估既是上一次培训工作的总结,又是下一次培训工作的基点。


一是了解学员学习收获、行为改变、绩效提升情况,对培训效果做出恰当的评价;


二是检查学员回到工作岗位后实施个人行动计划的效果,促进学用转化形成闭环;


三是识别影响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分析原因,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促进培训利益相关方形成以终为始、结果导向的培训理念,共同关注学员的行为改变和绩效提升。


二、五大要素打保障


在培训项目实际运行中,需要五大要素为项目整体运行提供支持与保障。


师资管理:重要支撑


师资的主要来源应以具备丰富实战经验的兼职教师为主,“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选:以项目体系为核心,以课选人。


将一线有成功实践经验的人作为课程主讲人,同时也开放讲师招募,通过推荐与自荐结合的方式,实现讲师选用。


育:讲师授课前进行软硬赋能。


硬赋能是课程专业内容方面,软赋能是授课引导技巧方面。


为了提升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定期组织安排专业培训机构参加学习,指导理论知识、教学手段、教学技术等技巧和方法。


用:加强教师资格认证机制,规范选聘使用,激励兼职教师。


可以与组织部门协商规范任职资格,严格执行无认证资格不上岗的规定,建立专委会,形成专业回馈机制。


由培训部评估师资质量,发送讲师邀约。


留:完善回报、评选、宣传机制。


回报机制:课酬激励、案例贡献、项目申报等;


评选机制:持续通过评选,立标杆,开展优秀讲师评选等;


宣传机制:金牌讲师、优秀讲师宣传、精品课程、案例宣传等。



学员管理:重要保障


注重思想引导,扎实政治理论辅导。


政治辅导员通过日常沟通交流,深度融入班级日常活动,精准跟踪辅导,引导学员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补足“精神之钙”。


注重业务指导,在工作领域引路。


政治辅导员具备丰富的一线生产经营管理和带队伍的经验,为学员分享自身工作经验,可以实现学用转化。


通过预习导入、总结提升、跨行交流,让学员带着目的学,带着问题学,带着思考学。


注重日常监督,思想教育贴心指导。


将谈心谈话贯穿学员培训学习的全过程。


对“两委”成员重点谈,督促以身作则,发挥表率;对非党员学员个别谈,谈思想认识、工作学习和今后发展。


对关注多的问题掰开谈,引导学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培训策略:重要手段


以往的培训主要采用主讲教师课堂讲授满堂灌的方式,形式比较单一,学习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容易出现学习疲劳。


为了避免如此情形的出现,基于学习金字塔设计,紧紧围绕胜任能力提升,采用多种方式结合教学,促进学员对知识的消化理解。


学习金字塔

学习金字塔


感受体验层面


通过现场教学与案例教学、原著阅读等方式,强化学员实际体验;


采用体验式教学、讲授式教学、教练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员内在感受。


团队学习层面


采用结构化研讨与行动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或团队共建的小组研讨与课程回顾的形式,加深学员对问题的理解思考。


实践层面


采用角色转换的翻转课堂与理论沙龙,难题攻关研学、实践探索企业考察等方式,加深知识的内化。


应用层面


采用手拉手结对子的方式,讲党课、撰写行动计划等,推动学用转化。


研究发现,受训者的情绪会随着培训方法的变更而发生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之为“培训心电图”。


作为培训开发者,可以根据受训者“培训心电图”的规律,丰富培训方法,来调动受训者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培训中。


现场教学:重要桥梁


现场教学基地的建设


基地的建设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也要与领导干部所需的知识、能力要求相符合。


党性教育类教学基地主要聚焦两条主线。


一条与现实贯通,结合企业发展历史,建设具有企业历史特色的红色教育基地。


另一条与历史贯通,可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古田干部学院等作为主要现场教学基地。


企业管理类教学基地,主要是按照专项主题,结合企业特色选择。


企业外部现场教学基地与当前知名的企业进行合作,企业内部则发展优秀的企业典型。


现场教学管理


当前企业外部管理类现场教学的资源非常丰富,主要以课题研究和企业调研为主,所以要对企业和学员都进行有效管理。


企业层面:基于定点、定人、定教案、定流程的模式,做好相应文件资料管理,建立定期检查的工作制度。


学员层面:引导学员带着问题进行考察和调研,在深入的过程中感受情境再现,体察真情实感,在交流和研讨中彼此激发和深化认识。


培训数字化平台:重要途径


站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前沿,推进培训数字化转型。


通过加大网络培训的应用力度,线上线下融合,缩短成果转化的链条,让学习更便捷高效。


面向内容提供者,搭建数字化资源平台。


激发业务专家、师资和各类员工成为学习内容创造者,不断丰富学习资源。


加强企业知识库建设,加速组织经验与能力的萃取、传播和复制。


面向学习者,构建数字化学习体验。


倡导“终身学习”和“泛在学习”,应用“千人千面”“永远在线”的数字化学习。


员工一站式获取学习资源和培训信息,让学习随时随地随需发生。


搭建以“人+岗+能力”为核心的培训模块,通过数据化平台为学员提供个性化学习地图报告,匹配需求,生成最优的培训方案。


面向培训管理者,支撑数字化学习管理。


一方面,充分发挥数字化测评的优势。


将测评技术与管理人员素质能力模型相结合,结合学员近年的工作绩效,进行线上考评、360度测评、自我评价、业绩实时跟踪、前后测分析。


通过大数据算法与人工审核,得出学员在各个能力项上提升和改善的情况。


另一方面,通过在线学习的数据记录发现学员学习行为特点。


根据学员行为改变记录对学习者细分,提炼学习特征。


基于数据迭代,对学员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提升进行预测,找出潜在的学习者。


总而言之,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要想让培训方案能够真正落地,离不开项目运行的全流程和体系化管理。


把握住这些关键流程和关键要素,就能够切实保障培训的整体运行质量。






作者:于淼 梁文俊 张楚乔

来源:培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