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众多企业培训由线下转到线上。如今,疫情政策放开,企业培训也逐渐回归正轨。
但是,随着BANI时代的到来,世界的不确定性继续增强,加之持续的数字化转型等因素,企业线上培训仍然是众多企业培训的不二之选。
如何拥抱不确定性,做实企业线上培训,尤其是如何将研讨搬到线上进行,成为培训从业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本文以中石油催化师二阶段培养线上培训班为例,介绍了研讨类培训如何用“三招”就能进行线上设计与实施,供大家参考借鉴。
CASE
中石油催化师二阶段培养线上培训班
该项目共进行了2期,共有参训学员115人,来自50多家单位。
按照“理论学习—复盘答疑—实战训练—师资点评”四位一体的学习路径,以行动学习理念为指导,以案例教学为重点,通过提问能力训练、行动学习工具介绍、催化课程设计等内容学习,提升了催化师的设计和实施能力。
通过示范、体验、研讨、练习、实战等创新性培训方式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线上研讨教学的互动性、体验感和训练化。
本项目有着较高的学习参与度和学员活跃度。1期班完成学习总结文字版29篇,表格版12篇,思维导图7幅;另形成优秀案例6个,精彩案例片段50余个。
第一招:方案设计强调参与性
企业线上培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保证学员的参与度。尽管我们在培训通知中强调了本次培训是脱产培训,但工学矛盾依旧突出。
培训阶段不同重点不同
为了最大限度地缩短线上培训时长,我们将整个培训内容分为训前、训中、训后三个阶段分别实施。
训前理论输入,通过线上理论微课的自学,为训中学习做好知识储备;训中以模拟训练为主,复盘答疑为辅,保证对学习内容的透彻理解;训后以实战为主,通过提交作业等方式保证学习内容的消化吸收。
其中,训中模拟训练时,采用循序渐进的设计方式,更有利于提升学员对内容的理解。
第一步,连续两天进行组内案例解构,一是让组内成员在第一时间有了较强的联结感,二是加深对公约、提问的理解,三是引起大家对如何进行提问的求知欲。
第二步,让学员带着不同的感受开始对提问的集体学习,从而让其对V字形理论和如何掌握提问能力有了更好的学习思路。
第三步,再次用分组教学的方式让大家在实践中不断体悟和巩固。这种先体验再学习的方式符合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学习理念。
课程类型不同方式不同
我们将线上课程分为合班课和分组课两种。合班课主要包括讲授案例教学底层逻辑、提问能力训练、行动学习工具介绍和催化课程设计等内容,并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传授。
分组课主要进行案例教学的模拟演练。每8~10人为一个小组,配备一名进组师资,同时由一名主带催化师对各个小组的教学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在分组教学的过程中,每名学员都有当案主和当催化师的机会,同时加上观察员和记录员等角色的轮换,保证了学员对教学的充分参与。
进组师资则没有固定的教案,以普通学员的身份进组,在最后的点评环节就出现的问题和应注意事项进行针对性指导,同时通过每日留作业,并逐步增加学员要求和难度的方式,真正实现了滴灌教学。
师资团队作战
培训项目的设计方案由授课师资团队集体研讨产生。该团队成员共8人,来自管干院和铁人学院。
2022年2月,师资团队刚成立后便集中组织起来,设计培训方案、集体备课。4月,以线上会议的方式,召开三次培训研讨会,对企业线上培训流程、培训管理、培训难点重点、平台操作等进行充分研究。
在每期项目运行中,利用晚上时间召开线上复盘总结工作会。在2期班开班第一课的案例示范时,全体师资团队成员集体亮相,参与示范。
通过团队作战的方式,师资团队成员对每门课程都有了一定了解,规避了师资讲授的片面化、碎片化等问题,促进了培训教学更加系统化、多元化、生动化,提升了培训教学质效。
第二招:教学方式突出互动性
在教学上,企业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最大的区别就是学员专注度不同,企业线上培训的专注度明显低于线下。因此,要通过多种互动方式保证线上教学效果。
增加教学互动频次
针对线上授课,在课程设计上每10~15分钟就要设置一个师生、生生互动的环节,以增强学员身临其境的体验感。这种互动可以简单到是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
承担本次培训的授课师资对每门课程进行了全新改版,由讲授式变为研讨式、由分享式变为体验式、由语言表达式变为文字表达式。
如答疑环节采用一对多、多对多等方式,不仅保证了线上师生的充分交流,更提升了学员对课程的关注度和投入度。
变化教学互动类型
针对合班的授课,线上教学互动也可以分为全班互动和小组互动两种方式。教学中保证两种互动的穿插,以及个人回答问题、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分享等各种方式变换,始终保持学员高昂的参与热情。
根据线上教学文字参与留存度高、易于全员看到的特点,设计针对线上的互动小活动。
比如,线下常用的组内决策“五秒手指法”,即数54321后用手指选出心中的人选,改成“三秒刷屏法”,即数123后在群里刷心中的人选。再比如,通过线上抢红包的方式确定发言顺序等等。
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
无论哪个平台,只要可以实现教学需求都是好平台,都需要授课老师提前熟悉平台功能。
关于线上学习平台,我们尝试了腾讯会议、钉钉直播、钉钉会议、微信群、钉钉群等多种形式,都各有利弊。
腾讯会议的优点是平台稳定,语音发言和线上文字互动较为方便,缺点是会议文字只能通过云端导出,文字发言留存度低。另外,腾讯会议还有一项付费功能,可直接将学员拉入分会场研讨开会。
钉钉会议的优点是语音发言容易,线上文字互动方便,还可以借助钉钉群进行文字互动,发言可留存;缺点是平台不稳定,用户较多时可能无法打开摄像头,需要提前做好企业验证。钉钉会议有一个“钉钉白板”功能,可以一起画图共创、关键词共创。
钉钉直播的优点是稳定、讲解清晰,缺点是学员语音发言需要连麦申请,如果前期联结度低,容易导致无人发言,因此,此功能更适合纯讲授形式。
综上,关于平台使用有两种方案建议,一是腾讯会议+微信群,腾讯会议语音研讨,微信群文字留存;二是钉钉会议+钉钉群,但需要提前测试。
关注线上研讨细节
线上研讨和线下不同,有一些小细节需要注意,以保证学员的积极参与。
要求打开摄像头 这可以让学员更加自律,相互监督,消除距离感,增强参与感,让学员更加沉浸。对老师而言,可以从学员肢体语言和微表情收获更多信息;让老师感受到课堂氛围,更乐于讲授。
约定发言之间衔接 线上组内互动时,发言之间的衔接会导致一些耗时。虽然只有几秒钟,可是叠加在一起就是一种浪费。因此,提前约定好发言顺序,并在顺序名字前加上数字,轮到谁发言时,直接开麦参与。
奖励加分要及时公开透明 线上加分要比线下更容易实现公开和透明,通常建议设立专门的计分员记录并及时发布积分。
视觉化呈现研讨内容和进度 在聊天区实时记录并呈现研讨内容,有助于帮助学员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及时在聊天区提醒进度,呈现发言人名单、姓名等,对学员有一定的督促作用。
暖场活动 高效的暖场活动可以快速拉回学员的注意力。真正的暖场应该在等候大家上线时开始,可以和先入场的学员进行简单的交流,之后的暖场可以采用快闪问答、拍手操等。建议每门课程都要有课前热身活动,但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其他暖场活动可以控制在5~10分钟。
第三招:教学管理突出成效性
企业线上培训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培训的成效性。针对企业线上培训的特点,如班级管理只有线上签到,培训成果只有学员总结等,我们在线上教学管理中也做了一些有益尝试。
利用三个维度,加强学员考勤管理
通过线上考勤管理、学员自主管理、师资团队监管等三个纬度共同实施班级管理。
一是制订适用于线上行动学习的量化考核打分表。包括小组贡献、实战作业、日常综合、培训纪律、线上测试等五个考核指标,以加权的方式对学员参训质量进行考核,突出参训学员的学习成果。
二是充分发挥班委会职责作用。班长组织安排及总结班级工作,书记掌握思想动态、做好宣传工作,纪律委员负责考勤、课堂纪律管理工作,并由6名组长全力配合,形成了严密的组织管理网络。
三是师资团队与班主任共同强化学员出勤管理。班主任在训前、训中和训后不定期发布签到打卡通知,同时,师资授课过程中以点名、互动的方式,抽查检验学员的听课情况,实现二次监督考核管理。
营造学习氛围,保证教学顺畅运行
学习氛围的营造主要由班主任完成,既包括开班时的积分规则导入,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又包括结业典礼上的优秀学员发表感言等。
其中,最为特别的是班级微信群的运营,每天早晚有海报方式的课程播报,有每天的积分情况发布,也有优秀笔记围观等。班主任的精心与细心,保证了教学的顺畅运行。
创新成果管理,实现三个教学转化
企业线上培训虽然没有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但更具有直观可视、原汁原味、便于文本管理等优势。通过合理地运用课件展示、视频录制回放、视频转文字、投票、接龙等功能,创造了线下无法满足的独有价值。
成果输出及时化 课程中将线下传统的语言表达转变为线上文字表达,学员的所思所感所想也可以随时在平台进行输出,实现了在同一时间收集大量宝贵信息的功能。
知识经验显性化 通过线上的可视化学习方式,不仅大幅缩短了培训教学的研讨时长,而且引发了学员的深度思考和互动体验,让学员能够在交流分享中畅所欲言、献计献策、智慧共享。
培训复盘便捷化 企业线上培训平台能够实现对每门课程的录制功能,方便学员在培训后进行课程回顾、补课以及对重点内容的再次消化理解,推动了培训教学的整体效果。
2期班形成了一套案例集、一套“行动学习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与作用”论述集和一套企业线上培训管理的量化打分细则。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数字化到数智化,线上研讨培训仍有待尝试与待改进的地方,但勇于走好每一步,终将抵达终点。
作者:洪金秀
来源:培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