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真实发生的对话。学员:班主任,明天我可以不坐“无人区”吗?后天连坐两天都可以。班主任:为什么哪?这是开班时全班约定好的规则。学员:明天CEO要来讲课,实在尴尬得很。通常而言,“无人区”指的是人迹罕至之地,可能存在于荒野、沙漠、高山、极地等各种地理环境中。而在培训班设置“无人区”,正是借助其自然特性,促动部分学员获得特殊体验,给予全体学员以警示与启发,助力学员在团队合作、自我管理、适应挑战等方面深刻领悟,锻炼提升。
01
“无人区”缘起
设置“无人区”的灵感,源自电影《七十七天》。该片主人公杨柳松,骑着一辆自行车,历时77天,历经生死考验,独自穿越世界上最大荒原羌塘无人区。主人公在面对生命威胁时,没有被恐惧和绝望击倒,而是坚持不懈地追求自由和生命的价值,展现不屈意志。这种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让很多人为之感动,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启示。培训班“无人区”,也正是由此产生的一种突破常规的培训管理方式。
培训班中的“无人区”
所谓培训班“无人区”,是指将符合条件的学员阶段性调入教室角落一个空旷的区域,进行反思和改进,以达到规范学习行为、提升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在学习中,我们要促使学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的感知和积极的投入,对学习接受与变化做出快速反应,不要贪图轻松,安于现状,否则会错过成长的最佳时机。青蛙法则告诉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懂得居安思危、不进则退。因为,没有危机感就是最大的危机。
02
“无人区”挑战
自然界无人区有以下特征:没有同伴、没有信号、没有道路、没有补给、没有方向、没有希望、没有明天……
培训班学员在“无人区”所要接受的挑战包括:失去队友、失去关注、失去声音、失去反馈、失去成长、获得孤立感、获得心理压力……
CASE 穿越质变
2018年第21期储备店长培训班中,学员晓静(化名)因未完成学习互动考核任务,被调入“无人区”0.5天。其后,她主动找班主任沟通谈话,谈及在“无人区”的感受:“无人区有些孤单,虽然能看到前面的同学,却有种距离感。看着他们在课堂积极回答问题、热烈的讨论,课间自由交流,总感觉自己被抛弃了。我也终于体会到为什么给我布置和同学们互动的任务了。我需要大家,大家也需要我。”
后来,晓静同学在培训中积极和同学交流、分享观点与收获,主动帮助他人,在结业时被票选为“天使学员”。半年后,她成功竞聘为某C类门店店长,开启职业发展新篇章。通过20余次实践证明,这种让学员“可望而不可及”的培训管理方式,能够很好地促进学员规范学习行为,增强学员自觉性和责任感,提高培训效果。与此同时,该方式也起到警示作用,敦促其他学员认识到学习纪律的重要性,防止重蹈覆辙。
03
穿越“无人区”
并不是每一个学习项目都必须穿越“无人区”,也不是每位学员都有条件穿越“无人区”。在培训项目中,“无人区”的设置应当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TIP 注意事项
适用项目 为期至少3天及以上的学习项目。
入围资格 根据前一天的学习情况来选取学员进入“无人区”。第一重考核维度为:培训纪律执行情况,有严重违反纪律或累犯的学员优先进入;其次,查看学习积分排名情况,一天内积分排名最后1-2人次进入;最后,根据学员个性化成长需要进行选取。
名额限制 每半天1-2人为佳,不超过3人。
穿越时长 0.5-1天。
此外,“穿越学员”必须遵守如下行为许可:
“穿越学员”上课可以举手回答问题,但班主任会与授课老师沟通,减少与无人区内“穿越学员”的沟通、对话,包括课中与课后。
“穿越学员”若得到回答问题的机会,个人不计积分、所在团队不计积分。
“穿越学员”课中应认真听讲、积极尝试参与互动,课后按时、按质完成作业。
其他学员在课中原则上不与“穿越学员”互动。除非授课老师安排或课程需要,课后可以正常互动。
穿越过程中综合表现优异者,可提前完成“穿越”,回归团队。
04
“无人区”风控举措
在穿越“无人区”时,不能排除部分学员会有反常行为,如破罐破摔、得过且过、阳奉阴违等。为防止个别学员进入“无人区”后摆烂,我们采取了如下风控措施:
TIP 风控措施
开班时与学员做好纪律共识,让学员签字确认。
开班时告知学员,“穿越学员”如选择摆烂、放弃穿越,其行为表现将记入培训考评,情节严重者将采取退训措施。
提前与即将“穿越”的学员沟通,做好心理建设,提出期待。
过程中随时由带班老师在教室跟班,做好监督、关注。
做好“穿越学员”的表现记录,用于后续沟通辅导。
将学员状态反馈给其直接上级,沟通帮扶措施。
综上所述,“无人区”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一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具备独特的个人魅力、丰富的培训管理经验、良好的情绪引导能力,明确育人、助人的初心,能够洞察人心、关注情绪变化,真正帮助学员达成自我突破。
所以说,贯彻穿越“无人区”的核心宗旨就是:鼓励学员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快速采取有效行动,不被困境所拖累。
来源:《培训》杂志
作者:潘晓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