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产业链核心优势地位的链主,就如“花朵引蝶”般不断吸引着上下游企业向其靠拢,共同创富。在合作过程中,这些链主学发部门也承担起“以大带小”的人才培养职责,汇聚企业文化、人才培养课程等输送至产业链。
期间,学发部门在企业大量精简职能部门之际,不仅寻找到新价值之路,而且有效推动了企业业务进展,提升品牌价值。
更重要的在于,此举有效打通了行业内的人才壁垒,建立起人才生态圈,实现了“点”上强龙头、“线”上延链条、“面”上聚生态的人才集聚效应。
1多样生态链皆可赋能
谈及生态链,形态各样,涉及供应商、经销商、外包服务公司、入驻商家、关键技术提供商等。在这些综合性的动态体系中,链主培训部门几乎都会涉足。
通过赋能生态链上的命运共同体,这些链主企业不断打通彼此的沟通壁垒,提升流程协作顺畅度,更提高组织声誉。
带动上下游
不少行业的产业链条较长,比如汽车行业。身处此类行业中的链主企业深知,要在该赛道立足,必须与合作方牵手并肩前行,形成融通发展的企业群。
为此,链主培训部门就会为处于上下游的合作者开展多样的培训课程,增强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加快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
三一集团就经常发挥主机厂的资源优势,选取有改善意愿和潜力的供应商,帮助其改善体系、设备并给予培训辅导,助力后者提高生产效率。
培训外协人员
某些企业的业务处于快速扩张期,而内部人员已经处于饱和状态,此时,就会以业务外包的方式寻求外部协作。面对外协人员技能与知识不足的现实,雇主企业就会及时送上培训。
例如,通信企业深入四五线城市开展装维入户时,就会组织外协队伍骨干队员进行装修入户培训,教授他们入户过程中如何和用户沟通、帮助他们实地了解各类终端,有效缩短安装时间。
指导入驻商家
某些电商平台与入驻商家则属于另一种共生共荣的生态链合作方式。电商平台作为“宿主”,也会提供各类培训。
例如,淘宝大学就会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指导淘宝平台的电商解决平台运营问题,进而反哺阿里业务生态。
扶持创新创业者
一些行业头部企业在寻找第二、第三曲线,护航主品牌实现业务增长时,会采取搭建创业平台的方式,汇聚大众创意,助力自身业务,甚至助推整个社会提升创新能力。
作为平台搭建方,头部企业自然会承担起人才培养之责,全方位、多领域地为创业者分析创业方法与模式,帮助他们了解商业运作模式、提炼产品价值。
2丰盛培训课程各有侧重
生态链形态各异,培训课程也丰富多样。总体而言,以文化宣贯、管理层培养、技术指导为主。通过这些内容的培训,链主“顶天”、链条上的企业“散叶”的产业图景正在照进现实。
文化宣贯打头阵
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相关者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的体现。这种文化具有无形的力量,能够将大家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因此,在赋能产业链的过程中,链主也往往将文化宣贯放在首位,让其成为实现经营目标和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TCL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为了促进与上下游企业的稳定合作,TCL于2015年成立了“TCL共同社”,专门致力于用文化影响企业生态圈,让产品从出厂到销售的所有环节都打上文化烙印。
当然,通过文化宣贯,TCL也更方便筛选出价值观相近、可以彼此依赖的合作方,一起走得更远。
管理层是人才培养之首
论及不同层级的人才培养,自然是合作方的管理层最为重要,他们是决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链主诉求的关键人,也是双方未来合作能否长久的决策者。
对产业链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培养,视行业、所处产业链的位置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君乐宝乳业经过周密调研,为经销商制定出八大能力模型,包括渠道管理、终端管理、产品管理、行销服务、人员匹配、基础设施、财务管理、生意经营等。
在对合作方管理者的培训方式上,以集中授课为主,自然,邀请各家企业主互访互学也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案。
蒙牛经常组织上游牧场主前往标杆企业处参观交流,让彼此间信息更顺畅,为产业链上的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以技术帮扶建造“避风港”
身处产业链的中心,链主一般在自身领域都会拥有领先的技术经验。在与产业链企业合作过程中,他们也愿意通过技术培训的方式,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输出至合作伙伴处,推动整个合作链上的企业共同进步。
例如,当下人工智能风头正劲,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的企业也在全面布局。当产业链上某家企业的智能机器人面临一系列“卡脖子”难题时,链主通常会通过导师帮带、技术培训、行业讲座等活动,让中小企业共享前沿信息、为研发方向把关或提供智力支持,为企业建造应对外部风险的“避风港”。
3制度规范是前行的保障
历来,要做好培训并不容易,对内培训如此,赋能外部更难。为了给产业链持续、稳定地送去优质课程,链主学发部门制定了不少规章制度,确保自身和产业链上的合作企业都能将学习贯彻到底。
对于链主培训部门来说,会将授课间隔时间、导师帮带、企业参访等做法固化为制度规范,通过条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形成行得通、见成效的工作机制。
以“导师帮带”举例,这是链主企业尤为重视的做法,然而导师大多是链主业务条线的骨干,邀请他们内部授课尚且存在困难,再要求他们参加外部讲授,难度更大。为了激发这些导师参与对外赋能工作的热情,一些链主培训部门会将对外授课奖励设置成高于内部。
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各种对外培训得以有序开展。
就受训方而言,他们自然愿意接受培训,但这些合作企业经常存在因工作忙碌无法参训的事实。
对此,链主培训部门推出相关政策,比如,给予每家合作企业相应的学习额度,但规定必须在相应的时间内用完。如此,企业可以拥有相对自由的支配权。当然,链主企业会向大家保证,学习内容只会高于预期,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
当下,宏观环境在不断变化,叠加经济、产业周期性下行等因素,各行各业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培训行业也不例外。
在全球经济疲软,企业提倡降本增效之际,不少培训部门寻找的这条价值之路,正在将链主发展成为一张名片,不断把蛋糕做大,吸引各类资源向身边汇集,营造珠联璧合、产业共赢的大好局面。
来源:培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