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981190
首页 企掌道培训平台 运营服务 AI智能陪练 面授及内容 课件定制 混合式培训 解决方案 培训+AI解决方案 零售行业解决方案 保险行业解决方案 新员工解决方案 销售人才解决方案 客户案例 免费体验 关于我们 关于思创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实施路径

发布时间:2025/06/30 13:15:41   Click:

企业数智化转型,必以人才为先。华润集团以“六步实践”法全面提升员工数字化能力,将“智慧数字”注入组织基因。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汹涌浪潮之中。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恰似磅礴动力,推动人类社会风驰电掣般加速迈入智能时代。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的产业变革洪流中,只要能走在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中的前列,就能抢占先机、掌握主动权。


华润集团作为涉足70多个业态,共有3000多家下属实体公司的国有重点骨干型企业,于2023年集团总资产规模突破2.6万亿元人民币,实现营业额8932亿元,利润总额881亿元。2024年,华润集团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72位,“世界品牌500强”第60名。在数字化时代,如此庞大的企业要取得更好的发展,必定要考虑数字化转型,这既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华润集团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需要。


为此,华润集团将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发展视作提升管理效率、核心产业竞争力和服务客户能力的重要选择;过程中,更是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人才,借助“六步实践”法提升全员的数字化能力,推进整个集团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努力将“智慧数字”注入组织基因中。


 一、数字化转型成绩与挑战并存


审视优秀企业的历史便会发现,他们总能够提前进行高瞻远瞩的规划,华润集团便是如此。其实在40多年前,华润集团就开启了信息化工作,到目前为止,集团整体信息化全价值链100%覆盖,关键业务环节数字化覆盖度从十四五初期的25%升级至76%,集团总部构建了覆盖办公、财务、人力、风控、战略及数据领域等30余个基础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系统管控能力,下属企业构建了覆盖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的全价值链的数智化平台和系统,实现了端到端全流程的数字化管控。


华润数字化转型成效

华润数字化转型成效


当然,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人才须具备数字化能力。近几年,华润集团在数字化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斐然,2023年,其数字化人才覆盖度已经接近55%左右。但从整体来看,还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需继续破题。


第一,认知待进一步加强。尽管高层已经非常认可和重视数字化,但是下沉到一线员工层面,对数字化的认识还有所欠缺。


第二,能力结构待调整。正如第一点所提及,基层员工对数字化认知不到位,自然能力也就不达标。不少基层员工的能力还停留在传统信息化方面,需不断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的能力。


第三,运营体系待重构。数字化转型最核心的不是数字化工具是否上线,而是企业各方面都应转型。当前,华润集团关键业务环节的数字化覆盖率已经达到80%,下一步的工作中心是转变员工的行为。为此,华润集团在对分子公司进行数字化标杆评选时,也尤其关注“五转”——转意识、转组织、转模式、转方法、转文化等层面的实施情况。


二、六步实践”培育数字化人才


以上待破解难题均指向人才。置身智能时代,虽然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够替代高重复性、低价值、事务性工作,但具备数字思维、技术能力、业务洞察、创新精神、跨界协作等特征的“碳基生物”,不仅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数字工具披荆斩棘,更能以数字化思维为笔,创新变革为墨,绘就企业发展的崭新蓝图,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中流砥柱。


华润集团已经将数字化人才培养升级为核心数智化战略之一。这从集团基于实践探索形成的一套方法科学的“华润6I数字化管理模型”中可以窥见一二。在这个钻石形状的模型中,“全员数字化领导力”居于中心,意为在整个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有人都是利益相关者,都离不开数字化工作而独立存在。


华润6I数字化管理模型

华润6I数字化管理模型


为了更好地落实数字化人才培养实践,华润集团内部经过多次研讨,勾勒出一套系统完备、行之有效的数字化人才培养方法——“六步实践”法,以此指导数字化人才培养工作有序落地。


数字化人才培养“六步实践”法

数字化人才培养“六步实践”法


成立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中心


成立一个全面统筹、负责数字化人才培养的组织是首要任务,华润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中心由此诞生。该中心成立于2019年11月,由华润集团智能与数字化部运营管理,是集团首个职能条线建设和管理的专业学创中心。华润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中心成立之后,持续培养数字化人才,激发全集团创新精神,聚合科技专家资源,打通产学研渠道,构建和谐共赢的智慧产业技术生态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建设三大支撑体系


有了培训部门,还需要师资、课程、运营三大体系辅助开展工作。为了更好地加大挖掘内部讲师力度,持续打磨围绕数字技术基础素养、数字化转型方法论及新技术前沿等线上线下课程,数字化与学习创新中心付出了诸多精力和心血。目前,三大体系的建设工作已经趋于完善。


搭建能力素质模型


有了各方资源的支撑,数字化与学习创新中心开始找准数字化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着力点”,即通过调研、访谈、研讨、对标,总结形成华润集团数字化人才能力素质模型和数字化领导力模型。其中,数字化人才能力素质模型包含数字化管理、应用、专业三大类,共22个序列,为全集团培育数字化人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引。


直属机构和业务单元协同发展


华润集团拥有39万员工,针对所有人的数字化培养,仅依靠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中心无法做到。为了更快更好地推进全员的数字化能力培养进度,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中心分成两步走。


首先,联合华润学习与创新中心推动集团高层领导躬身入局。两部门合作后,针对集团直管经理人副职及以上、业务单元一把手及数字化建设相关业务分管领导开展了一系列数字化转型培训,帮助他们了解集团数字化转型规划与思路,学习外部企业数字化转型体系与路径,凝聚共识、发掘机遇、规划布局,探讨本组织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举措。


其次,协同业务单元智数部,充分调动集团资源,针对数字化管理人才、数字化应用人才、数字化专业人才的高、中、基三类人群,分层分类开展数字化人才培养项目,推动产业端数字化培训全面升级。总体而言,高层关注意识上的转变;中层的培养核心是建构数字化能力;基层员工直接操作生产设备创造价值,因此侧重于技能提升。


打造数字化人才培养标杆


积累了数字化人才培养实践后,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中心开始打造数字化人才标杆项目,进一步夯实数字能力与业务发展的“结合点”。数字化高级人才班、创见人才项目、大数据人工智能线上培训班等均获得了集团内部优秀培养项目荣誉,为其他业务单元开展培训提供了指引。


构建开放共享的数字生态圈


华润集团通过全方位整合内外部优质资源,构建开放共享的数字化人才培养生态圈。例如,与高校、科研机构强强联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为企业量身打造符合需求的数字化人才,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三、人才为基 智领未来


“致力于通过智慧技术,助力华润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华润集团未来的目标愿景,正如华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祥明指出,未来的华润必须是“数字的华润、智慧的华润”。


在这样的愿景指导下,华润集团设计了两阶段蓝图。第一阶段,到2025年打造一批具有行业特点的数字化企业,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有效提高;进入第二阶段后,通过十年的努力,在2035年华润集团百年华诞前夕,全面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


 “智慧华润”目标愿景

“智慧华润”目标愿景


聚集到数字化人才方面,根据国家上级单位的要求,围绕华润集团十四五“治理智能化、产业数字化、数据要素化、技术平台化、数字产业化”智数战略,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中心预计在2025年完成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占全集团100%。


面对取得的成绩,华润集团在未来不会止步,而是会在数字化人才培养方面持续深耕。


首先,对内继续精雕细琢数字化课程体系。全力打造通识能力、专业能力和专题教育的精品数字化课程,敏捷更新如AI技术、行业新规等内容,确保员工技能紧跟市场趋势,助力企业腾飞。


其次,对外加强交流。秉持开放包容的姿态,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更加紧密无间、深度融合的合作关系,携手共育契合企业需求的数字化精英人才,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无缝对接。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取其精华,不断提升华润集团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让企业人才与世界接轨。


最后,聚焦当下我们会在员工的人工智能能力方面倾注更多笔墨。2025年,华润集团发布了“人工智能培训行动三年计划”——培养一批人工智能专业和应用人才、沉淀一批优质的人工智能课程、打造一批人工智能讲师队伍、形成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案例。作为该计划实施的首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中心正在筹划和开展AI培训班,“智能体班”“工程实践班”和“数据班”会同时开营,我们计划在2025年年底三个培训班覆盖所有员工。


数字化转型是一场业务变革,建立一支规模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复合型数字化人才队伍,是推动组织数字化转型的坚实保障。因此,华润集团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中心会不断加码数字化全员素养的提升,致力于打造一支契合组织未来发展需求、能征善战的人才铁军,为圆满实现“智慧华润”的宏伟愿景而努力。




作者:韩东辉

来源:《培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