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老板觉得高管能力都不行,想找一些老师给高管上上课,但是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和课程。
类似这样的需求其实还是蛮常见的,假设图省事的话,可以直接扔一个讲师及课程的清单给他,随便选就好了。问题是然后呢?老师跑去上完了课,过了一段时间老板会发现什么事也没发生,高管好像还是不行,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为什么呢?到不一定是老师的讲课水平不行,也不一定是那些高管不争气。原因可能会有很多种,例如:
① 高管能力其实都挺强,可是最近市场环境不好,所以业务不好,老板觉得是高管无能;
② 高管能力其实都挺强,市场环境也好,但公司内部的制度设计不合理,造成大量内耗,导致业务结果不佳;
③ 最近换了一批新高管,其实能力都不错,只是还没有适应新环境,所以老板觉得他们不行;
④ 最近企业出现了一些突发事件,因为过往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高管们没有很快的给予反应,导致老板认为他们不行。
好了,我就大概列举几个,其实真实的情况谁也不清楚。在目前这种情况下,随意挑选一些课程让高管学习是不负责任的,最后是否有效果也只能凭运气了。
假设我们通过需求诊断,发现这些高管的确有部分能力亟待提升,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设计解决方案了,那么这个解决方案很有可能就是设计一个针对高管的学习项目。在实施这个项目之前,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科学、有效的项目旅程。
那么到底这个项目旅程应该长成什么样呢?我们需要考虑三个主要的因素——内容、形式和周期。
01
内 容
内容就是指在这个项目中要学习哪些课题。在前阶段的需求诊断中,我们应该已经确定了整个项目的目标,通过对目标的提炼,就能确定有哪些课题。
就像生病了去看病,感冒要吃感冒药,发烧要吃退烧药。所以我们的项目学什么?就是要诊断出学员的能力短板是哪些内容。这个不能单听哪一个人的判断,而是靠医生要来综合判断的,培训管理者就是这个医生。
假设我们在诊断问题时发现目标对象在日常工作中的沟通能力欠缺,影响了企业发展,那么我们就找一些老师讲沟通方面的课题就可以了,对吗?其实还不够,因为这个沟通有问题到底是指向上沟通还是向下沟通?是平级沟通还是跨部门沟通?还是说全部都有?如果仅仅是定了一个很粗的课题,那就依然容易出现“开错药”的情况。
在确定了课程内容之后,我们还要考虑是选择外部老师还是内部老师。无论选择什么老师,一定要提前把所有了解到的情况和老师进行沟通,尽可能的保证提供的课程是“对症下药”的,这样才能加大有效果的几率。
有些做培训的朋友会问我,为啥总有些学员不乐意来参加培训呢?我想说,第一次这个学员胃疼,你帮他切了个阑尾,第二次他头疼,你帮他截了个肢,第三次他还会来吗?当然,也许前两次是在其他“医院”找的其他“医生”,总之,现在你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那么我们把项目目标全部梳理出来后,就可以确定整体的学习内容了。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分类,形成若干个模块。如果就是单一的学习内容,上个课就行,我们也可以不做成学习项目这么复杂。
02
形 式
在确定了学习内容之后,我们需要考虑设计哪些学习形式。这里我建议可以参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一共有六个类别: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每个模块的学习内容,按照这个分类进行重新定义阶段性的学习目标,然后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去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
下面我举几个例子:
① 假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学员通过学习能够背诵出公司的文化价值观。那就是仅到记忆级别,我们可以把价值观的内容做成微课,让每个员工去观看,之后抽查员工是否记得就可以。
② 假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学员通过学习能够在工作中践行公司的文化价值观。那就到了应用的级别,我们可以用面授、演练、行动学习等方式,目的是让学员从行为上得到改变。
③ 假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学员通过学习能够优化公司的文化价值观标准。那就到了创新的级别,我们可以用案例研讨或工作坊的方式,现场由导引师带领大家去做价值观标准的优化。
我们还可以参考目标学员的偏好来设定形式,例如学员整体比较年轻,我们则可以多用线上学习或移动学习的方式,反之则尽量用线下。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培训的预算,通常线下成本会比线上高很多,但是线下在汇报呈现上和学员感受上还是有一定的优势。
总之我们要综合考虑,最终确定学习项目中每个模块的学习形式与搭配。
03
周 期
一个学习项目的周期长短也需要慎重考虑。周期太短,感觉没什么内容,也没啥效果。周期太长,容易半路夭折。
我最近在辅导一家企业做储备干部的培养项目,他们有50位左右的储备干部,希望通过该项目给企业提供足够的人才储备,以便在管理岗位空缺时能够及时补充。
在项目设计之初,企业方就问我,这个项目的周期多久比较合适?我给出的建议是1年,因为时间太短,你人培养好了没有足够的岗位提供,反而容易出问题。时间长到2-3年,人都跑完了你项目还没结束,就会很尴尬。正好企业一般每年都会有一次晋升、调薪的机会,这样项目每年一个轮回,表现好的可以升职加薪,表现差的则需要退位让贤。
假设目标学员都是同一个专业岗位的员工,学习项目的周期还可以根据这个岗位的考核周期来设定。例如生产部门的培训可以按一个生产周期来定学习周期,正好对比学习前后的生产情况,看看有没有提升。销售部门可以按月或季度为周期,对比学习前后的销售业绩有没有提升等等。
当确定了上述这些关键因素之后,我们就可以设计整个学习项目的学习旅程了。
一般我们会把学习旅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训前、训中和训后。
01
训 前
在训前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测评环节,主要是让学员清楚自己的短板和差距在哪,能够引起对这个学习项目的兴趣和重视。也可以提前布置一些挑战性的任务,让学员带着问题,带着目的进入学习项目。
有时我们会担心有部分学员不愿意参与,则可以考虑在训前举办一个项目启动会,请企业高管和学员上级来为自己站台,并且在会上宣导项目的奖惩机制,确保学员都能够全身心的参与到项目中。
当然,前提是我们的项目的确是能够帮到企业以及员工,我们得有这样的专业自信。
02
训 中
在训中环节,我们只需要将前面梳理的课程、活动等内容进行合理的排列即可。这里需要注意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千万不要东讲一下、西讲一下。例如我们可以按照工作流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或者是先宏观、再微观的顺序等等。
有时一个学习项目会包含多个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间隔时间也需要精心设计,需要站在学员的角度去考虑,多长的间隔时间更为合适。毕竟学员都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我见过一些企业做的学习项目,最后弄得学员怨声载道的,得不偿失。
03
训 后
有些企业会认为做完学习项目的课程阶段就结束了。其实在培训之后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像前面说的某公司储备人才培养项目,其实所有的课程只要2个月就上完了,但是整个项目周期却是1年,那还有10个月在干嘛呢?主要是让学员在工作中实践,在实践中交流学习,同时还有相应的教练进行过程中的辅导。
那么究竟学习有没有效果?我们就需要在训后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一般行为和绩效的评估需要在3个月至1年的时间。当整个项目周期结束,我们就可以将所有数据汇总,整理成结项材料,向利益攸关方进行汇报。
到这里,关于学习项目的旅程设计就结束了。最后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细节始于计划,计划同时也是一种细节,希望大家都能够设计出最适合企业的学习项目旅程。
来源:培训江湖
作者: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