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放眼当下,这个议题具有更加深刻的现实意义——颠覆性的外部环境引发了蝴蝶效应,无论组织还是个体,都深陷泥潭无法顺利逃脱。其中,员工作为组织力量的主体,也是组织最重要的内部公众,更需要企业给予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共同抵御外部风险。
国际招聘顾问公司米高蒲志(Michael Page)于2021年发布的《直面未知X》报告显示,高达59%的受访者愿意放弃加薪或晋升的机会,以获得更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以及整体幸福感。
1
“严寒”中
请给员工多一些温暖
在我们被疫情围困的第三个年头里,由疫情引发的连锁反应依然没有消减,反而更甚,已经严重波及各个领域。一项涵盖46个国家近1500人的调查显示,随着疫情蔓延,绝大多数人在生活和工作两方面的幸福感都有所下降。
作为职员安身立命的企业,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环境越恶劣,越需要营造舒适、安心的氛围,激发员工更大的能量,提升士气,才能在春暖花开时领先他人一步。
南开大学现代管理研究所所长吕峰表示,如果“礼贤下士”在过去表达的是领导者的优秀品质,那么,今天对员工的关爱已然成为一种基本,一种必需。对企业而言,关注员工健康、改善员工体验尤为重要,不但能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吸引、留住优秀人才,更能保持员工强大的内驱力和目标感,从而使员工、企业、经济效益三者形成良性闭环。
不仅组织需要给予员工更舒适的体验感和幸福感,每个个体也在要求组织必须做出改变。
随着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升级,每个个体都在由过去追求物质丰富,到现在更多要求精神富足,这势必会影响组织与员工的相处模式。原东风日产大学校长卢庆对此表示认同,他还指出:“另一股力量,即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也势必带来工作方式的改变,推算型程序化的工作逐渐被机器取代,探索型创意创造类工作的涌现也引发了管理方式的升级,KPI导向的外在激励需要适当减少,以给予员工更多工作自主、挑战、意义为导向的内在激励应有所增加。”
此外,追求个性的95后甚至00后正在步入职场,这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一代人自带优越感。他们“整顿职场”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组织必须尊重个体的价值,给予认同和包容。
2
幸福感不是乌托邦
可测量,亦可被改善
幸福体验绝非企业许诺给员工的乌托邦,而是可以描述、设计和具体管理的。
首先,员工幸福感可以被测量。比较有影响力的测量工具包括情感平衡量表(ABS)、积极与消极情感量表(PANAS)、工作相关情感幸福量表(JAWS)等。虽然这些测量方法的结果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精准,但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了解员工目前所处的幸福状态,再辅以一定的手段增强之。6秒钟情商中国区总监那塔莉·罗伊特曼(Natalie Roitman)也说到,通过6秒钟情商测评(SEI)发现,幸福感与情商的三项能力关系密切,分别为增加同理心(11.6%)、运用内在动机(9.5%)和驾驭情绪(7.8%)。
其次,员工幸福感可以通过实操改善。或整体统筹规划,或从某些点上逐一突破,在疫情这只黑天鹅降临之后,大多数企业更倾向于采取针对性举措全力护航雇员。当员工切实体会到有这样一处可以遮风挡雨的安全处所后,他们也表现出乐于助人、工作投入、积极面对困难的精神状态,与组织共进退。
员工幸福感,UP!UP!UP!
将员工的幸福置于战略地位,并主动开启整体幸福感的正向循环,早已是很多大型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常规动作。
微软一直都在从保障组织绩效的角度考虑,不仅为员工打造舒适的办公环境,还以成长型文化带领员工一齐进步,甚至以“使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都能够成就非凡”的使命与员工同频共振。
DHL快递也同样如此,它将“员工首选”置于企业战略目标的首位,并通过员工发展、职场体验和多元文化等多种方式提升员工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