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RCS模型:调动学习动机,维持学习兴趣
ARCS模型也叫动机设计模型,是凯勒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教学设计模型。该模型关注的是,如何通过设计多种教学方法、制定教学策略,来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并激发和维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图表2清晰地展现了ARCS模型各层次之间的关联关系。学习者的好奇动机(包括注意与相关两个层次)与个人对成功的期望(信心层次)相结合,共同决定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并产生实现目标的自主努力。由此取得的成绩,会受到个人能力、知识、技能和环境(如教学设计的质量、角色感知和资源的可用性等)的综合影响,最终结果由个人取得的成绩与附带设计管理共同决定;而学习结果、个人认知评价和公平感三者结合,又决定了学习者对学习全过程的满意水平,同时还影响他们的好奇和动机。个人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取得成绩到实现结果这两个过程,还会影响学习者对成功的期望。
图表2 ARCS模型的宏观模式
成人教育培训具有自身特点(见图表3),大多数成人教育培训不是中高考或考研式的选拔式教育,有时也不直接与晋升和薪酬待遇等挂钩,而是一种自我提升式的“持续进修”。成年人必须感知到学习内容、过程和结果的实际价值之后,才会从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抽出时间和精力达成学习目标。所以,无论是设计培训运营体系还是培训课程体系,都需要把握好成年人的学习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开发。
图表3 成人学习的特点
引发兴趣与好奇心
教学活动前期的核心目标是获得学习者的注意力。然而这个在注意力稀缺的年代,成人的注意力极难获得和维持,会受到复杂多样的因素影响,比如无法脱产学习、接受培训较多而出现厌倦心理、自恃经验丰富不甘再学习等。研究表明,一个成年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只有10~20分钟,所以我们需要设计“注意力寻回”课程,让学习者从陌生、抗拒、考察、游离等状态中脱离出来,进入参与、关注与专注的状态中。
美国心理学家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Heidi Grant Halvorson)提出,兴趣包括个人兴趣和情境兴趣。前者具有持续地指向某一具体话题的内在动机,是个体特有的认知和情感品质;而情境兴趣则由环境激活并依赖于具体情境,它自发产生并会很快地消退。丰富多彩的课程环节是激发和培养好奇心、求知欲的必要条件。
因此,讲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不妨通过引出合宜话题、设置问题情景、营造情绪氛围(比如学员进入课堂前播放宜情宜景的音乐)等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通过设定手机使用规则、课堂奖惩纪律、有趣的破冰环节、印象深刻的讲师介绍、清晰易记的课程介绍、每隔15分钟左右的注意力召回(比如重复学习目标、提醒关注某一特定物品、回顾学习路径……)等活动,有效捕获学习者的兴趣与注意力。ARCS模型为这些环节提供了设计依据,设计的核心在于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探究”与“持续关注”。
课程目标是讲师和学习者共同努力的方向。学习目标只有与学员的个人期待、兴趣特长、行业/企业/岗位环境、绩效/评价/晋升/待遇、个人提升与发展相关,才具有吸引性,也才能有效增强学习动力。同时,目标足够清晰简单,与学习者达成共识且明确告知学习者,才会成为“共同目标”而真正落地。
这对讲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讲师需要充分了解学习者,判断他们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行为动机、工作场景等。比如,讲师通过调研了解学习者的业务和工作需求,然后结合学习者的知识、技能、能力、经验水平建立合适的的课程目标。其次,在引入课程内容时,需要激发学员自愿建立个人学习目标,并使之与课程目标一致。一旦学习者感受到所学内容与自身环境相适应、与个人所需相匹配、与已有知识相衔接时,将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并且能够有效维持。最后,在逐步开展课程内容的过程中,使用学习者熟悉或通识领域的案例,将能有效维持这种目标感。
如果学习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那么学习信心就是帮助学习者攀山越岭、克服困难的关键,对于持续、深入参与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基础教育中,学习信心会发展出偏科的现象,而在成人教育中则表现为学习者是否主动参与并分享学习成果。
培训讲师可以在课程中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考核标准,让学习者建立清晰的成功期望。同时,分阶段设置不同类型、难度、层次、形式的检验题目或练习/实操等,让学习者体验达成阶段目标的成就感,进而建立学习信心。此外,讲师也可以设置合理的奖励机制,及时对学习者的正向行为(比如新颖独特的观点、良好的表达能力、主动参与的态度、丰富的经验见识等)进行反馈。当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达到甚至超出自身的目标与期望时,他们将能直观地感受到学习的价值与快乐,从而拥有健康积极的课程体验,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向的循环,陪伴学习者长久地“攀山越岭”。
MVP模型:形成诊断与设计的教学循环
ARCS模型理论提出之后,凯勒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充与更新,于2006年又提出了MVP模型,也叫动机(motivation)、意志(volition)和成绩(performance)的整合理论。
该模型综合了德国动机心理学家古尔(Julius Kuhl)的行动控制理论和心理学家葛尔韦泽(Peter Gollwitzer)的动机意志模型,将“意志”和“行动控制”要素引入动机模型中,更好地诠释了从最初的动机转入持续努力的过程。另外,MVP模型与时俱进,还整合了多媒体学习内容,并说明它们与动机、意志行动的关系,帮助我们理解多媒体环境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为当下的非正式学习课程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说明。
MVP模型涵盖三个层面和五大阶段,前者包括外部输入、心理环境、输出,后者可分为努力的方向、努力的启动、努力的持续、学习与成绩的持续、结果,每一阶段又分别包含若干主要活动(见图表4)。
外部输入:包括社会示范、文化影响和物质环境,诸如工具、材料、技术、课程计划、咨询性输入以及影响动机、意志、学习和成绩的其他因素。
心理环境:包括内在精神的、生理的和神经的过程。
图表4 MVP模型
当下,在线学习已成为大势所趋。线上培训与线下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培训介质与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管理外部输入和心理环境变得越来越困难,MVP模型为我们提供了线上培训的反思框架。
在线上教学中,能够对学习者产生影响的主要是信息获取的途径,即视觉和听觉通道。培训讲师应合理掌控课程内容的信息量,确保认知负荷不会过载,否则容易让学习者陷入疲惫与失焦的状态。同时,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需要关注授课的语速和节奏不应过快,学习素材丰富多样并且不断变化,比如使用短视频、具象化的图片、PPT动画内容等,让学习者看到学习界面的变化,从而增强关注度。
凯勒的两大教学设计模型,为培训从业者开发科学、有效的培训课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而MVP模型的调节功能,能够为非正式学习行为提供持续和深化的力量,以更好地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作者:胡丽莎
来源:《培训》杂志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