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981190
首页 企掌道学习平台 面授及内容 课件定制 混合式学习 运营服务 解决方案 培训+AI解决方案 零售行业解决方案 保险行业解决方案 新员工解决方案 销售人才解决方案 客户案例 免费体验 关于我们 关于思创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党性教育培训工作如何做

发布时间:2023/11/30 11:32:22   Click: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先后印发的有关干部教育的三个重要文件:《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2018-202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这些文件提出,党性教育须更加扎实,要在党校教学中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地位。通过长期干部教育培训实践,我们发现当前党性教育在落地方面确实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有很多问题在各类党校中普遍存在。对此,我们归纳总结了党性教育的三大难题,形成了有针对性的三“重”策略。

针对三“难”形成三“重”的解决策略

针对三“难”形成三“重”的解决策略


01

以学员为主体 党性培育重在“传”


针对第一个难“形式单一”,可通过丰富党性培育模式来解决。重在“传”,此处的“传”包含三个层面:传授知识,传导信念,传递情感。党性教育过程应充分发挥学员主体作用,通过丰富的培训形式和系统的培训内容,完善优化党性教育的“传”。

 

具体而言,我们采用了“611辅”的模式,可在同一培训项目中运用,也可选择其中部分模式加以应用。“6加”包括了“理论+案例”“讲授+研讨”“课堂+体验”“学习+实践”“教室+现场”和“分享+点评”六种形式;“11辅”分别是指“手拉手”传帮带的学习形式,以及政治辅导员配备制度。这一模式让学员将理论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其反思更持久,行动更扎实。

以学员为主体党性培育的“6加1拉1辅”的模式

以学员为主体党性培育的“611辅”的模式

 

以青年干部培训项目中的“课堂+体验”为例。结合学员年轻化的特点,我们邀请了优秀先进干部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学员作为主持人和设计者,和授课教师在后台提前预演练习,准备题目与问答,全程通过对话的形式参与。过程中,学员们聆听分享后深受感动,几度热泪盈眶。

 

课程结束后,项目开展了“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主题演讲,让学员从自身经历出发,将感受体会与自身工作有机结合进行分享。此外,项目还会结合其他体验形式,如话剧表演、红色家书诵读等。由于活动过程中大家分享的都是亲身经历,以及身边人身边事,与工作生活实际密切关联,因此流露的情感更真,思考的深度更深。

 

“分享+点评”是指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由学员讲,专家和老师点评,加深了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学员对理论观点的认同。

 

“理论+案例”的形式在培训项目中应用非常广泛。首先,项目设置了系统的、模块化的理论课程,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学习教育、党性教育和作风教育等。同时,将理论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形成案例教学,如为促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理论课程的深化学习,项目辅以“践行群众路线——沂蒙精神的成因及启示”的案例教学。二者的结合让党性教育更加生动化、场景化、灵活化。

 

在实际培训中,“讲授+研讨”通常会根据所学内容设置专题研讨或结构化研讨,以此强化教学效果。例如,在完成了“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加强党性修养”的课程后,学员会采用专题论坛等形式,就“青年干部如何提高党性修养”主题畅所欲言,思考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具体做法。

 

“学习+实践”主要是采用边学边行动的方式开展。如“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课程结束后,我们安排了一次组织生活会,专门就“如何做好党性分析”这一专题进行学习,并留出时间让学员撰写党性分析材料。

 

“教室+现场”一般会采用课堂学习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例如,通过延安、古田和井冈山等红色基地的沉浸式学习体验,提升学员内在心理感受,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

 

在以上丰富的培训形式基础上,我们充分结合“11辅”,在多个重点班次开启联合学习,采用传帮带的方式,促进各层级领导干部交流学习,加深党性锻炼与自身成长的融合。全程跟班的政治辅导员会对每位学员的成长提供支持与指导——在生活和学习期间,给予学员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党性锻炼的过程中,提供实质性的指导,比如“如何做好党性分析”的探讨,与每一位学员交流谈心,为学员讲授党课,这都为党性培育的“传”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基础。

 

02

以结果为导向 党性评估重在“促”


针对第二个难“不可量化”,我们采用党性评估的模式,重在“促”。促是推动,是促动,更是牵引,以结果为导向,充分践行了“以终为始”的培训原则。以青年干部培训班为例,项目通过四维评价体系实现对学员的360°评估,其中包括个人层面、党支部层面、项目组层面和组织层面。

  以结果为导向的促进党性评估的四维评价体系

以结果为导向的促进党性评估的四维评价体系

个人层面,及时总结评判

 

项目要求学员在培训期间须完成一份党性锻炼小结、一份行动计划和相关课题研究。同时,学员要准备一门党课,每周对党性锻炼有关活动的收获和体会进行阶段性总结。评判标准主要侧重于每项任务的完成质量和提交情况。

 

党支部层面,统筹三层评鉴

 

党支部主要包含三个层面——党小组,支委会,支部。其中,党小组层面对组内每位同学进行考察评议,由党小组组长给出鉴定初评;支委会对鉴定意见再次评议的同时,还要对各阶段的党性锻炼进行总结;支部层面则是对评价意见进行最终评定,并系统归纳和梳理班级整体党性教育情况。这三个层面主要基于每位同学在校期间的具体表现进行考核与评价,最终会形成书面材料。此外,还会结合班级贡献和参与党性锻炼活动的实际情况,开展优胜党小组评比。

 

项目组层面,采用综合考评

 

从项目组的角度出发,评估须综合考评学员学习期间的党性锻炼成果,对党性教育活动的参与度、贡献率、完成规定动作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例如,我们在培训班中专门成立了学习组,对每次提交的党小组活动记录和反思体会,进行字数和次数的统计,为评价提供间接指标,将学习态度和表现作为参考。此外,也通过优秀学员评选、学用转化后评估、摸底考试和毕业考试成绩等渠道,多方面考核评价。

 

组织层面,成立临时党支部

 

就组织而言,应支持长期培训班成立临时党支部,党组组织部跟班人员对每位同学进行画像。画像内容不仅包括学员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与行为表现,还可参考与政治辅导员的谈话记录——这些都是培训期间党性锻炼成果评估的重要指标。

 

四维评价体系推动了各类培训项目党性教育实施方案的形成与落地,针对培训期间各阶段设定了相应的目标。同时,党性教育实施方案与培训运行方案紧密结合,真正实现了党性教育与培训学习的相辅相成。

 

03

以发展为中心 党性转化重在“用”


针对第三个难“不接地气”,基于党性转化的理念,我们认为重在“用”。党性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升与发展,应以发展为中心,以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双向发展为原则。落地时,我们需要确保将学员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有机融合,训战结合,推动学员学以致用,为个人党性锻炼提供养料,为企业发展创造价值。为此,我们采用了“三双战果”进行实践。

以发展为中心的重在用的三双战果

以发展为中心的重在用的三双战果

党性分析+行动计划,用于个人成长

 

第一个“双”包括一份党性分析和一份行动计划。在党性分析中,学员分析了自身的问题和不足,明晰了改进方向;行动计划明确了具体该如何做,以及未来的具体措施。例如,一名从事宣传工作的学员在制定未来为期一年的个人行动计划时提到,要在培训结束后建立一支宣讲队伍,为集团公司和企业提供宣讲服务;开通一列形势任务教育“直通车”,提升部门指导和服务水平;加强媒体宣传新形式,利用音视频、短视频等宣教方式,将传承石油精神、弘扬石化传统教育更贴近实际,增强吸引力。由此可见,通过这样的方式,可实现“将党性锻炼成果具体化”的目标。

 

研究报告+党课讲授,用于实际工作

 

第二个“双”涵盖了一份研究报告和一次党课。学员在党性教育期间进行企业考察,将考察情况形成调研报告,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思考紧密融合。同时,领导干部讲党课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准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理论联系实际和政策贯彻落实。要求领导干部准备一次高质量党课,有针对性地提升党课质量,可实现培训有的放矢的效果。例如,培训班学员准备了“新体制新机制企业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和“石化青年干部如何提升‘七种能力’”等多门精品党课,项目组要求他们都需要提供完整的讲稿和演示课件以确保党课的质量。

 

问题清单+解决方案,用于企业发展

 

第三个“双”是指一份问题清单和问题解决方案。项目采用结构化研讨的模式,形成了两份材料,一份是问题清单,一份是群策群力讨论出的解决策略与方案。例如,许多高层领导干部培训项目会针对企业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研讨。学员们对问题进行细化,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归类拟合后,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集团公司提供相关意见和改进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通常会受到党组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企业内在活力,推动了企业发展。

 

04

三方循环 党性教育成活水之源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发现党性培育、党性评估和党性转化三个要素之间本就是环环相扣的关系。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将党性教育传递给学员,会影响对学员党性评估的过程;而党性评估的四维考核指标又能够有效促动学员学以致用,即党性转化;当学员和企业看到了党性教育带来的实际效果,例如回到岗位上讲党课的质量有所提高,大家反馈良好,提升了个人成就感和认同感,又能够激发学员的动力。三者紧密关联,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提升。基于此,我们形成了党性教育“传—促—用”的循环模式。

党性教育“传—促—用”的循环模式

党性教育“传—促—用”的循环模式

 

该循环模式是训用转化、训战结合的具体体现。以学促用,学用结合,形成了一种生态化的模式。通过聚焦党性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寻求具体的解决对策和办法,靶向发力,实际上是培训精准化的体现。党性教育工作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为企业发展创造了价值。

党性教育在培训中是有规律可循的,只不过需要我们不断实践探索,不断思考践行。正如南宋理学家张栻在《论语解·序》中说的一句话: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随着实践的深入,知识会增长,认知会更加精进,我们的行动方向也将更明晰。


来源:培训杂志 

作者:于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