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培训行业的迅速发展为众多有志之士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成为了许多人追求职业成就和发展的选择。然而,对于刚刚踏入培训领域的新手培训师而言,选择第一门开发或讲授的课程却十分重要和复杂,因为这个决定将影响未来的职业道路、个人发展以及专业影响力的构建。首次踏上讲台,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第一门课程,无疑是一个令人激动又充满挑战的任务。一般以下三类课程比较适合新手培训师。
01
工具类课程
工具类课程是指针对某种工具、软件或者技术进行培训的课程,这种课程主要是为了帮助学员掌握特定的工具或技术,提升其在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工具类课程因为实操性强,所以课程开发的难度比较低,同时讲解起来比较容易。常见的工具类课程包括:
办公软件培训课程,如Excel、Word、PPT等;
设计软件培训课程,如Photoshop、AI等;
数据库软件培训课程,如SQL Server、Oracle等;
互联网应用软件培训课程,如微信、支付宝等;
项目管理软件培训课程,如MS Project等。
这里可能会有疑问,企业已经引进了工具类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源,或者通过一些线上学习平台(b站等)也能找到免费的教学资源,是否就没必要为企业开发专门的工具类培训课程?
其实,线上课程普遍具有迟效性。由于软件版本更新较快,线上课程可能与最新版本不符,导致实际操作出现偏差。
另外,线上课程往往通用且功能化,难以与企业的实际业务场景相结合。比如,在线上学习平台搜索“Word教程”,该课程设置的内容有“工作界面介绍”“文本的应用”“字体的应用”等,适合初学者从0-1一步步的跟着教程学习。相比之下,企业培训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可以跟据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设置课程内容,比如“PPT完善提升您的管理报告(部门经理)”“Excel在管理中的高级应用”“Word商务文档写作”等。
02
通用类课程
通用类课程对于专业没有过多的限定,培训师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领域,比如写作、演讲、会议主持等,然后通过搜集资料,整合资源,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为了使课程具有深度,可能需要在特定的领域内所沉淀, 比如如果想开发“强化英文演讲力”的课程,那么培训师就得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
当培训师不知道如何选择通用类课程时,可以按照三大步骤进行。首先,确定一个范围,列出能想到的课题,再通过网上搜寻课程目录,将它们罗列出来。
然后,根据培训师的擅长程度、兴趣程度以及企业需求,对这些课题进行排序。这可以帮助培训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课程。
最后,可以选择排名前几位的课题进行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培训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网络资料等,制作适合企业和学员需求的课件内容,确保课程的实用性和效果。
甲是一名刚从事培训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在企业中担任培训专员,由培训负责人乙直接管理。某天,乙希望甲尝试开发一门通用类课程并进行讲授。甲有点手足无措,连忙请教乙该如何做。
根据乙的指导,甲选择了“沟通能力”作为课程的范围,并结合个人经验及网上资料,初步确定了8个课题,包括“口才训练”“情绪管理”“社交礼仪”“谈判技巧”“跨部门沟通”“演讲技巧”“沟通障碍与处理”“管理沟通”。
甲根据自己擅长程度、感兴趣的程度、企业需求的程度对以上8门课程进行排序,剔除掉不擅长的“管理沟通”,兴趣程度较低的“情绪管理”,企业需求较低的“谈判技巧”,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跨部门沟通”“口才训练”“演讲技巧”,遂决定选择排名第一的“跨部门沟通”作为自己的第一门课程。
03
化书成课
化书成课通常指将书籍或特定领域的文献资料转化为培训课程的方法,旨在通过课程让学员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其在该领域的专业水平。
这个过程类似于一般的课程开发过程,需要遵循一系列步骤,以确保课程内容准确、系统,并且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而言,化书成课通常需要历经五大环节。
第一,选择适合的书籍或文献资料,确保它们能够满足课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例如,培训目标是为了提升终端人员的服务能力,通过培训让学员掌握服务礼仪的要点与应用场景,那么可以选择的参考书籍有《服务礼仪》(金正昆著)、《新时代服务礼仪》(纪亚飞著)、《酒店服务礼仪》(李妍著)等。
第二,对所选内容进行精读和整理,理解其中的重点和核心内容。一本书籍所涵盖的内容较为丰富,一般需要多次阅读才对书中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罗列书籍的知识点,特别是知识点下的案例,在课程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需要注意,书籍内容的版权在作者,衍生于书籍的课程内容,仅能用于公益性培训或内部培训使用,非授权状态下不能商讲。
第三,根据课程的目标和要求,设计合适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将书籍或文献资料的内容进行分解和组合,形成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的课程内容。通常,书籍本身是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在设计课程结构时,可以根据书籍的章节或内容模块搭建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的逻辑性。或者把内容打散,按表达结构重组,即“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搭建课程结构。
第四,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时间等细节。设计课程的教学材料,包括PPT、讲义、案例等,以便学员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课程内容。一般来说,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成果最终是以PPT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但仅仅一个PPT还不够。完整的课程设计与开发需要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资料,即课件包,里面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材料等。
第五,开展课程教学,在实践中对课程进行评估和反思。通过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员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收集学员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课程的质量和实效。课程开发一般是以课题组的形式进行,当产出课程后,可以在内部进行试讲,通过内部的优化和迭代,再推向学员。
整个“化书成课”的过程需要充分的准备和深入的思考,才能确保学员可以从中获得实质性的学习成果,但也可能有培训师疑问,如何在众多书籍中进行选择?
根据受众群体:选择适用于目标受众的书籍,例如,对于管理人员,可以选择涉及管理领域的书籍;对于销售人员,可以选择与销售技巧相关的书籍;对于普通员工,可以考虑工具/素养类书籍等。选择的书籍最好有明确的方法论和实际案例,能节省找素材的时间成本。例如,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科林斯坦利的《销售就是要玩转情商》、芭芭拉 · 明托的《金字塔原理》等。
根据培训目标:选择与培训目标相关的书籍,例如,如果培训目标是提高员工的沟通能力,可以选择与沟通技巧相关的书籍;如果是提升员工的领导力,可以选择领导力方面的书籍,总之确保所选书籍与培训目标紧密契合。例如,脱不花的《沟通的方法》、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樊登的《可复制的领导力》、约翰C.马克斯维尔的《领导力21法则》等。
根据书籍的内容和质量:选择内容丰富且权威可信的书籍,如经典的管理、销售、沟通类书籍,或者知名作者的著作,可以增加学习者对书籍的信任感和认可度。例如,通用电气(GE)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的《赢》、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的《活法》等。
根据读者反馈和评价:查阅书籍的读者评价、书评等,了解书籍的质量和受欢迎程度,从而选择合适的书籍。这可以借助他人的经验和看法,为选书提供更多参考。常见的查阅平台有Goodreads、豆瓣读书、微信读书、亚马逊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新手培训师,不建议开发专业类课程以及领导力类课程。
一是专业类课程通常要求培训师需要具备更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旨在帮助学员获取更高水平的专业能力,以更好地应对职业发展中的挑战。这类课程往往需要由拥有丰富实际经验的部门负责人或高级职位的人员来开发,而新手培训师在专业领域可能缺乏足够的经验和知识,自身并不能保证课程开发的深度。然而,作为培训师,可以通过合理运用培训技术,将部门负责人的实际经验进行显性化和结构化,最终输出为培训课件。
二是领导力类课程主要针对管理人员和领导者开设,旨在提升他们在领导、管理、决策和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通常这类课程可以由外部培训机构、管理咨询公司提供,但相对来说,这些外部机构的课程费用较高。对于新手培训师而言,涉足领导力类课程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资源投入以及更高的能力要求,因此建议在积累一定培训经验后再考虑开发此类课程。
04
先模仿后创造
在进行首次培训课程的授课时,为了确保授课效果最大化,培训师需要学习如何塑造职业形象、正确发声、有效运用手势等技巧。
观摩老师授课 寻找企业内部已经具有较高授课能力的老师,申请旁听他们的课程,借鉴他们的授课方式和方法;或者,在各种在线学习平台上找到众多优秀培训师的课程,观摩他们的授课思路、内容设计等,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常见的在线学习平台有培伴、得到、一书一课等。
试讲和反馈 在准备充分后,培训师可以进行试讲。邀请企业内部的老师、培训师的直属上级或其他专业人士,让他们点评培训课程。通过反馈,培训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授课技巧、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从而在实际授课中更加得心应手。
作为一名从业数载的培训师,我深刻地记得自己的第一堂培训课。那是一段紧张、刺激却充实的培训之旅,从那一刻起,我正式踏上了培训之路。期望我们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为学员带去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收获。
来源:《培训》杂志
作者: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