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选题是有效开展经验萃取的基础,企业可从组织战略打法、业务问题挑战、岗位任务场景三个层面,选择高价值的萃取主题,使萃取工作“接地气”“出实效”。
经验萃取的本质是,业务专家针对高价值的萃取主题,结合自身大量的实践经历,深度挖掘、提炼成功经验,以便让更多员工复制和应用,进而提升组织整体工作效率和业绩水平。其中,选题是开展经验萃取的前提条件,企业必须科学审慎地选择萃取主题,才可能达成预期的效果。
然而现实情况是,萃取主题“大”或“空”的现象普遍存在。选题范围过大,比如强化营销能力,就会导致主题不够聚焦,经验萃取浅尝辄止,缺乏启发借鉴意义;选题方向较空,比如提升执行力,就容易涉及多种关联主题的影响因素,找不准切入点。为此,我总结了选题三大来源,形成经验萃取主题“金字塔”。
经验萃取主题“金字塔”
01
推广优秀经验 促进组织战略打法落地
企业在推行新的战略打法时,相关人员由于对出现的新思路、新做法或新工具并不熟悉,通常都是在摸索中前进,执行效果就会存在差异。如果能全面推广表现优秀的区域/团队/人员经验,将能够促使战略打法有效落地。
经典的战略管理理论认为,企业战略管理分为两个层次展开:公司层战略、职能层战略。公司战略是关于整个公司的总体战略,比如业务组合规划、经营地域范围选择、规模扩张模式决策、竞争优势的塑造等;职能战略是生产、研发、营销、财务等各个职能领域的战略,需要彼此协同,以支撑公司战略的实现。
在实际工作中,公司、各部门通常会用 “关键举措”“重点策略”“攻坚任务”等词汇表达战略打法。我们可以先聚焦主题方向,而后澄清战略,最后明确主题。
聚焦方向
公司层、职能层战略打法涉及的方向和主题较多,判断战略打法是否适合作为萃取主题的依据主要有三点:对年度经营绩效影响程度高、不同团队/人员执行效果差异较大、内部能找到丰富经验。
在实际选题过程中,战略打法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公司高层或业务领导基于战略落地和业务发展的考虑,向培训部门明确提出经验萃取要求;二是培训管理者也可以通过参与经营会议、查阅公司内部文件等途径,主动发掘适合开展经验萃取的战略打法。
澄清战略
战略主题往往是比较宏观、概括性的表述,直接作为萃取主题不够具象化。在聚焦方向后,培训管理者可通过访谈、研讨会等方式,向业务领导或专家澄清战略打法的相关内容。
访谈的问题包括:
·公司/部门提出该战略打法的背景是什么?
·实施战略打法所涉及的相关人群是哪些?
·战略打法落地的环节有哪些,关键环节是什么?
·战略打法的落地过程中,有哪些困难或挑战点?
·影响战略打法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衡量战略打法执行/落地效果的指标是什么?
明确主题
结合访谈收集的信息,运用流程分析或关键因素法,对战略打法进一步拆解,确保萃取主题更“接地气”,萃取的切入点更精准。
CASE1 基于战略打法选择萃取主题
某银行每年初都会组织一场盛大的营销精英峰会。其中一项重要议题是,一线营销精英分享在日常工作中应用战略打法的典范案例和最佳实践。会前,组织方分别与各业务线领导深度沟通,要求对方选择一项战略打法作为萃取方向,据此从全行范围内选拔绩效表现优秀、经验做法值得推广复制的营销精英。
然后,召集各业务线的营销精英(经验贡献者)、相关业务人员(经验学习者)、总行业务专家(经验质量及合规性审核者),开展为期三天的经验萃取工作坊。
在拆解萃取主题的环节,参训人员基于战略打法,结合自身过往实践经验,找出1~2个关键步骤或影响因素作为萃取主题,同时明确与萃取主题相关联的绩效指标。
某银行经验萃取工作坊
流程分析法是先按照时间线梳理战略主题的整体实施流程、步骤(通常是3~7个),然后从中选出1~2个相对更重要、更有挑战性的步骤作为萃取主题;关键因素法是提取影响战略主题实施效果的因素,从中选出1~2个关键因素作为萃取主题。
02
对标分析差距 识别业务问题挑战
业务问题也是经验萃取常见的选题来源之一。《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一书中提到,问题的本质就是期待的状况与现状之间的落差。
企业出现业务问题时,通常会分析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探寻出现问题的根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如果将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深度复盘,从中萃取出相关经验或教训,未来类似问题再发生时便能有效应对。
问题选择
从整体而言,业务问题分为两大类。一是企业或业务部门通过盘点工作现状、对比目标计划、主动发现差距,找出业务问题。比如,产品销量滞涨、成本超支、人才断层等。二是企业被动承接内外部客户、合作伙伴等相关人员的投诉、反馈,在处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业务问题。比如,产品质量不高、交付工期拖延等。
企业可以选择相对更重要紧急,且有经验沉淀的业务问题来展开萃取。
问题拆解
首先,可以考虑运用成熟的模型框架对问题进行拆解,比如产品质量不高,可从“人、机、料、法、环”方向分解子问题。如果没有成熟的框架,也可以采用鱼骨图、逻辑树等常用分析工具。
TIP 影响产品质量五因素:人、机、料、法、环
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人、机、料、法、环是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简称。
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
它们也是工业制造企业进行管理时所讲的五个要素,需要现场的负责人员格外注意。然后,企业可以根据子问题的数量,结合实际需要,决定哪些问题作为萃取主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问题拆解时,尽量避免资源不足、支持不够、机制不畅、环境不顺等外部客观影响因素。这些与员工个人的能力基本无关,不适宜作为萃取主题。
问题描述
在拆解问题后,须采用“如何+动宾结构”的格式对子问题进行精准化描述。比如,“如何提升A产品用户数”“如何选择招聘渠道”“如何挖掘客户需求”等。另外,问题的描述要尽量具象化、场景化,不能出现大而空的情况。
CASE2 基于业务问题选择萃取主题
某通信运营商省级公司将“推广某项新业务(以下简称“A业务”)”作为年度重点经营举措,在开展半年度业务检视回顾时,发现各区县公司的推广效果参差不齐,整体上未实现年初制定的经营目标。为此,省公司相关业务领导要求,绩效表现优秀的区县公司将拓展A业务的经验总结出来,以在其他区县进行推广,促进业绩提升。
培训部门按照业务领导的要求,组织四个优秀区县公司以及个别落后区县公司的相关业务人员,共同参加“A业务推广经验萃取工作坊”。
在确定萃取主题的环节,参训人员首先罗列出A业务推广过程中实际存在的典型挑战或难点问题;然后,通过团队共创的方式将问题进行梳理整合,形成了五大类、十七项的“区县公司推广A业务关键挑战清单”;最后,根据紧急性和重要性程度,对问题进行优先级排序,选出了六项重要且紧急的业务问题作为后续开展经验萃取的主题。
梳理不同业务中的典型问题
03
划分工作职责 重构岗位任务场景
在同一个岗位上,员工承担的工作职责是相同的,但绩效结果通常会有差距。其中的关键在于,不同员工开展工作的思路、做法存在差异,尤其在对绩效影响较大的重难点任务上表现更加明显。因此,选择企业中的关键岗位,将其包含的典型任务场景作为经验萃取主题,也是一个常见的做法。
选择关键岗位
所谓关键岗位,就是与企业战略经营目标密切相关,能够接触或掌握企业核心资源,并且在一定时期内难以代替的一系列岗位集合。
关键岗位具备三个特点,一是岗位绩效结果对组织整体目标是否达成影响较大;二是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高,比如具备多元化、复杂的知识和技能;三是胜任员工的可替代性低,外招或内培的周期较长、难度较大。
分析工作任务
选出关键岗位后,先明确该岗位在组织中承担的角色、所处的位置/环节,以及责权及隶属关系等基础信息;然后,运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对构成岗位职责的各项任务逐一归纳整理,使之清晰化、系统化、模块化;最后,形成岗位工作任务清单或模型图。
一般而言,一个岗位会涉及15~25项工作任务,可以分为3~7个任务类别,从中挑选出更重要、操作难度更大、实施频率较高的关键任务即可。
列出典型场景
与关键任务相比,典型场景更贴近实战,且不同场景下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还有差异。比如,驾车有基本的规范动作,但在不同时间、天气、路况下的驾驶技巧和要点都不同,这些内容对司机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CASE3 基于任务场景选择萃取主题
随着网络购物平台的冲击,加上竞争对手对市场份额的逐步蚕食,某外资快消品公司近年来整体销售业绩出现增长颓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管理层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其中之一便是加强基层销售代表的能力素质。
经实际调研发现,基层销售团队普遍存在人才断层的问题,新进的销售代表成长较慢、成材率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在关键销售环节缺乏实战经验,面对复杂或疑难场景不知如何应对。
基于此,销售团队管理者以及绩优销售代表通过多轮研讨、修订,梳理出销售代表的工作任务图谱,包括门店日常维护、项目跟进、渠道管理、售后服务四个任务大类,共二十项具体任务;而后,又投票出陈列维护、促销执行等五个关键任务,并拆解出对应的典型场景,作为后续开展经验萃取的主题。
递进式挖掘任务中的典型场景
实操过程中,建议从对象、地域、时间等维度,进一步拆解关键任务的典型场景,将其作为萃取主题。
按照“岗位—任务—场景”的逻辑拆解典型场景
从实操情况来看,在企业进行转型或战略创新的背景下,可以从“战略打法”视角选择相应的萃取主题;当企业中某个业务或职能领域出现瓶颈、痛点时,可找出典型“问题挑战”作为萃取主题;围绕关键岗位“任务场景”而开展的经验萃取可作为常规、例行活动,与其他培训方式相结合,以实现人才培养效果最大化
来源:培训杂志
作者:曹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