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981190
首页 企掌道培训平台 运营服务 AI智能陪练 面授及内容 课件定制 混合式学习 解决方案 培训+AI解决方案 零售行业解决方案 保险行业解决方案 新员工解决方案 销售人才解决方案 客户案例 免费体验 关于我们 关于思创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光伏企业如何培养研发人员创新力?

发布时间:2025/02/28 11:25:31   Click:

光伏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加强对研发人员的培养,提升创新能力和产品迭代速度,以跟上行业的快速发展步调。然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易事。如何有效提升研发人员的创新能力?为了找到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阳光商研院特别打造了研发人员创新促进项目。


阳光电源成立于1997年,总部在安徽合肥,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氢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阳光电源始终专注技术创新、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探索绿色发展路径,高度重视创新队伍建设,公司已在全球设立6大研发中心,拥有研发人员5000余人,规模居行业首位。


 01 以身入局,阅读先行


 设计培养研发人员创新能力的培训项目,对于众多企业的培训组织者而言,是一项充满困难的挑战。对于阳光商研院,这同样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从外部来看,培训专家及顾问所推荐的创新赋能工具在阳光电源内部基本已经落地运用,外部研究可借鉴的经验偏少;与此同时,内部需求调研的结果又“五花八门”,员工对创新的看法各不相同,参考价值有限。这个时候,阳光商研院另辟蹊径,以身入局,全心投入到创新领域的学习当中。


阳光商研院成立了创新赋能项目组,其成员通过学习一系列线上线下课程,并深入研读创新领域的相关著作,从而获得了大量且深入的知识输入。基于这些学习和研究,得出了一个明确的结论: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神秘,其实有迹可循。下文将从促进创新的四大要素、三大维度以及创新项目的设计原则出发,呈现阳光商研院打造创新赋能项目的具体思路,供读者参考。


 02 促进创新的四大要素 


宏观环境


公司的最高层领导者必须树立对创新的坚定信念,并就创新达成共识。一个明确且清晰的创新战略对于创新培养项目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阳光电源坚持“低成本创新”,确保从高层到基层员工都重视并推动创新的实施。


微观环境


部门领导者必须具备引领创新活动的能力,这包括营造积极的部门文化,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及构建一个促进交流的液态网络。液态网络扮演着“交流枢纽”的角色,为研发人员提供了一个相互沟通、汲取新灵感和创意的平台。


创新工具


主要涉及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和DFSS(六西格玛设计)等创新方法。此外,还必须深入了解需求,明确创新的方向,并制定出技术路线图。


创新人才


需要明确,对于创新人才来说,其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哪些特定能力息息相关。阳光商研院界定了个人创新力、部门和个人的情绪力、时间管理能力以及跨部门合作能力这四个关键要素。通过对培训现状的全面审视,阳光商研院发现公司在宏观环境以及创新工具的应用方面已经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决定将重点放在优化微观环境和提升创新人才这两个核心要素上。


促进创新的四大要素

促进创新的四大要素


03 促进创新的三大维度 


促进创新的三大维度

促进创新的三大维度


创新理念


正确的理念是研发人员的创新指南,包括创新的心态、创新的来源、创新思维以及条件。阳光商研院需要帮助研发人员建立起对创新的正确认知,澄清误区,如“创新就是发明创造”“创新是天才们的事情”等等;创新的来源有很多,可能来源于认知变化、新知识、市场变化、差异;创新思维包括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求异思维等;而创新的实现,还必须具备的创新条件是员工拥有协作能力和时间管理技能,同时公司能够为他们构建一个灵活的网络环境。


创新心态


正确的心态鼓励研发人员勇于尝试,持续学习,主要表现为保持好奇心、情绪管理、重塑压力。创新需要员工对未知保有好奇,如此一来,才能不断地拓展已知。


创新并非一蹴而就,研发人员在面对创新挫折时,还需学习如何管理由此产生的压力。这种压力往往源自我们对未来预期的投射。当我们设想未来充满威胁时,负面情绪和压力便接踵而至。因此,阳光商研院特别开设了相关课程,帮助学员调整对未来的预期,学会应对负面情绪,并调整心态。


创新能力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通过对杰出企业家的深入研究,将创新能力细分为五个更为明确的能力领域,它们分别是:联系、提问、观察、交际和实验。提问能力涉及提出恰当的问题,勇于挑战既定规则和现状,因为这些往往是创新机遇的源泉。观察能力要求我们深入洞察客户、工作以及生活的各个层面,以发现那些可能催生创新和变革的细节。交际能力则是在多元化的网络中与来自不同行业的个体进行沟通和交流,建立广泛的人脉,从而激发灵感。实验能力意味着不惧怕失败,勇于实践和尝试。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


这四项能力都与实际行动紧密相关,而将它们综合起来,便构成了联系能力。正如乔布斯所言:“创造力就是将事物联系起来。”在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时,我们可以借鉴这五项具体的能力领域。


 04 创新促进项目的三大设计原则 


全面系统视角——搭建体系


阳光商研院希望通过推进创新赋能培训项目,搭建一个系统化的创新体系。


坚定自我探索——活动引领


研发人员通常具有喜欢思考的特点,在面对新知识输入时,采取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直接接受,而是质疑。因此,阳光商研院在项目初期就决定采用以活动引领学员自发、自我探索的项目设计。


真实心态转变——促进觉察


在活动引领的基础上,阳光商研院希望通过释放学员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潜能,发展出学员自己对创新的理解,进而促成真实心态的转变。 


 05 创新促进项目的特色实践 


基于三大设计原则,下面分享该项目中的几大特色。


导入经典创新方法论,自主开发特色课程,精准定向赋能


与经典理论的本源供应商携手合作,引入包括设计思维、水平思考在内的外部经典理论;同时,结合内部研发的课程,如时间管理、与知识产权中心合作开发的知识产权保护课程等作为补充。


开创沉浸式观影学习,打造多样性活动,建立全局理解


开设观影工作坊,选取具有示范作用的电影引发员工对创新进行思考。其中,根据真人传记改编的电影最具代表性,学员可以从这些人身上汲取灵感,挖掘并归纳他们所具备的能力。


举办“创新π”系列活动,包括创新漫谈会、拍摄微电影等。阳光商研院敢于尝试,在设计活动方面积极参考学员的想法和意见,相较于传统的授课形式,大大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引导全员复盘,搭建知识体系,创新成效显著


每次课程/活动结束后,学员都会对所学课程以及参与的活动进行总结,请学员深度参与并挖掘所学“干货”知识点,找到内在逻辑,从而构建初步的知识框架,配合阳光商研院经过充分研讨和建模形成的“创新知识图谱”,加深学习印象,巩固学习成果。


对企业而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阳光电源重视对研发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赋能,阳光商研院响应组织需求,通过深入学习研究,突破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难点,总结创新培养路径,打造出研发人员创新赋能项目,成功赋能公司研发人员。项目产出了学员们在各自岗位实践的百余个创新案例,成功孵化了多篇高价值专利,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作者:周星宇 | 阳光商研院教学管理总监 | 阳光电源

来源:人力资源智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