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价是销售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时刻,报价报得好,就能直接促成整个交易。
01 『能用绝对数就不用百分数』
直降15%和立减300元,哪个更有吸引力?
用百分数来陈述优惠信息时,顾客自己还要去算账,不如直接告诉顾客,今天买能便宜300块钱更加直接有效。
02 『价格分摊,化整为零』
当顾客说:你们家的产品太贵了。
比如某家电销售人员就会跟顾客做引导:我们家这款产品确实比别人贵了200块,但我们家的这款产品能用五年,每年也就多花了40块,相当于每个月多花了3.33元,每天才多花0.11元。
每天多花0.11元,就能买到这么好的产品,您说划算不划算,价格分摊法是在,化整为零,将数据最小化。
03 『数据要简化,让别人听得懂』
如果跟顾客说:我们的产品能使用8000个小时。顾客听得懂吗?这里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没有对比
你没有告诉顾客别人家能用多少个小时,国家标准是用多少个小时,所以8000个小时时间长还是短,我没有概念。
第二个问题是:你没有让顾客听明白
8000个小时是一直用还是累加起来,应该化整为零,像卖房子的销售人员一样,你可以这样说,像您家里一般每天用3-4个小时,我们就按照4个小时计算吧,您可以用6年时间,只有这样将数据简化,才能让顾客听的懂,听得明白。
04 『数据要生动化,学会打比方』
某空调门店销售人员的销售说辞:我们的空调超静音17分贝,顾客是没有感受的,要想让顾客有感受,你就可以使用打比方的方法。
你可以说:17分贝就像人与人站在对面呼吸的声音。
你也可以说:17分贝就像用笔在纸上写字的声音。
简单地讲解产品数据,顾客是听不懂的,一定要想办法打个顾客听得懂得比方。
今天跟大家分享下关于报价的具体技巧,以后就不用总愁着不知该如何报价啦!
报价的两个误区
越低越好
报价越低,给人感觉并不是“物美价廉”,而只有“物廉”,这非常不利于公司品牌的建立;
报价越低,客户的谈判空间就越少,谈判空间少,客户的成就感就越低,不利于交易的达成;
报价越低,自己的谈判空间就越少,很容易就跌破底限无回旋的余地,不利于交易的达成。
越快越好
客户会认为你报价报得早很有积极性,有一定的好感,但并不代表在交易中获得优势,反而隐患更大:
报价越快,留给自己核算价格的时间就少,有可能因为核算不准确而形成反悔,反而影响公司信誉;
报价越快,自己的价格底牌就亮得越早,如果客户业务项目具体负责人跟竞争对手的关系更紧密,就有可能将我们的价格透露给他们,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与客户达成交易的概率几乎为零。
报价的技巧
设定底线
门店销售员一定要守住此底线价格,同时为了建立个人品牌,还要设定自己的底线价格。
伺机而报
有了价格底线之后并不能急于报价,而要寻找合适的时间伺机而报。
重视试探
试探性报价是我们门店销售员必须掌握的,对于不太熟悉的客户,我们可提出一个跟行情价格相差不大的价格,再观察其表情来判断报价的高低。
报价严谨
报价一定要严谨,单位、账期、付款方式等都是我们考虑报价高低与否的因素,所以要特别注意,不要搬了石头砸到自己的脚。
报价的境界
低境界——见人就报
前面我们介绍过了报价“越快越好、越低越好”是误区,“见人就报”则是大忌。
初入行的门店销售员,只要一听到有人询价眼睛就发亮,认为机会来了一定不能错过,于是兴致勃勃地立刻报价,但是基本上都石沉大海。
中境界——跟人而报
熟练的门店销售员都知道,盲目自行报价一般成功概率都较低,所以都会想办法找到客户具体业务项目负责人进行攻关并套取同行价格,这种报价方法成功的概率相对比较高,因为价格会比较有优势。
高境界——几乎不报
优秀的门店销售员在面对询价要求时,往往采取“几乎不报”的形式,什么叫“几乎不报”,就是自己不提供报价数额,而让客户具体业务项目负责人自己帮忙做决定。
“不战而胜”是战争的最高境界,“几乎不报”的报价也相当于“不战而胜”,所以不愧为报价的最高境界。
作者:零售专家
来源:零售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