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981190
首页 企掌道培训平台 运营服务 AI智能陪练 面授及内容 课件定制 混合式学习 解决方案 培训+AI解决方案 零售行业解决方案 保险行业解决方案 新员工解决方案 销售人才解决方案 客户案例 免费体验 关于我们 关于思创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数智化时代产业工人培养策略

发布时间:2025/03/18 09:31:18   Click:

当前,全球化的浪潮正在与数智化的飓风相互交织,企业竞争的本质逐渐演变为人才潜能的释放与组织韧性的锻造。


然而,许多企业未能有效发挥人才潜能,常见的误区是缺乏内部流动通道,这使得组织陷入资源浪费的恶性循环。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在于重构人才管理的底层逻辑。企业应以动态的网状人才库替代僵化的线性规划,构建灵活的内部生态,重塑人才培养体系,使人才如活水般流向需求之处。


这场变革的深层意义在于,打破“人机对立”的迷思。随着智能机器与数据洪流重塑车间生态,产业工人的价值内核已从重复性劳动升级为以“匠心”为驱动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制造强国”战略下,1.2亿产业工人正从操作者转型为技术跃迁的核心承载者。当AI成为培训的伙伴而非替代者,产业工人便能在人机协同中完成从“劳力”到“智匠”的转变。聚焦产业工人培养,从人才流动生态重构、培训部门的实战转型到数智化培育,深入探讨如何持续培育并壮大产业工人队伍,打造千行百业稳固发展的人才“基本盘”。


01 导言


产业工人培养2.0:深化与重塑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业工人和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工作。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首次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行了专门谋划和部署。


2024年10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在“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建设”的更高要求。


企业作为落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主体,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投身于改革浪潮,精心培育新时代产业工人,并助推他们实现从“工”到“匠”的蜕变。


以此,为企业自身发展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构筑起强大的人才“基本盘”。


02 企业实践


中国海油 五“点”发力造就新时代工匠


技能人才作为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力军。培养造就更多有技术会创新的新时代工匠人才,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作为一家以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为主营业务的国有能源骨干企业,系统化、精准化地培养一支量质兼备、面向未来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对于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能源公司建设具有战略性意义。


为此,中国海油发布“技能队伍工匠精神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深化高技能“人才池”培养模式,提升技能人员队伍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南方电网 “六维六级”培育高质量产业工人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的带动作用,建立和完善了贯穿产业工人职业生涯全过程的员工培育体系。 


在此基础上,南方电网遵循产业工人成长规律,实施从新员工到战略性人才的梯队人才培育工程,引导员工积极适应组织模式优化、技术变革等新业态。这过程中,南方电网不断推动员工队伍从规模数量优势向质量效益优势转变,以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职工队伍,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南京钢铁 借“数”之力深化工人队伍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顺应这一战略指引,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不断完善内部数字化学习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以及校企协同育人,全力打造出一支水平卓越、业务精湛且有所作为的一流产业工人队伍。


03 专家洞见


“一个都不能少” 引领产业工人队伍全面转型


人工智能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数字技术正在深刻赋能产业发展。但这也为产业工人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高技能工人还能发挥专长,而中等技能岗位正逐步萎缩,低技能岗位则加速消亡,重复性体力劳动和程式化脑力劳动正被自动化系统和AI算法取代。


为此,企业亟需加快培养“智能工人”,并提升这支队伍在智能化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韧性。企业应从遴选、培养、评价到使用等环节入手,全方位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产业工人队伍,为节能降耗、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04 媒体评论


认知、应用与改变:AI正在重塑学习与发展


人工智能正在变得日益普及,几乎影响到人类所涉及的每一个领域。无论是职场人士、商业领导者,还是企业教育培训行业,都在热烈讨论AI对生活和商业的深远影响。职场人士开始意识到 “AI或许不会取代你,但取代你的是会使用AI的人”;商业领导者则感受到一个新的商业时代的到来,纷纷加大对AI的投资,尤其是对拥有AI能力的人才的投资,以推动其AI战略的落地执行。企业教育培训行业也不例外,有人估算仅AI能力培训的市场规模就高达至少万亿。不少机构和公司开始“ALL IN AI”,站在风口上起飞,原本低迷的市场气氛瞬间被点燃,进入了人人学习和使用AI的时代。


在这场AI热潮中,几乎所有行业都在思考如何将AI应用于实际场景,以挖掘更多的商业机会。正如已故战略大师、著名的政治家亨利•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在他最后的一本书《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The Age of Al and Our Human Future)中所言,人工智能不是一个行业,更不是单一的产品,用战略术语来说,它甚至不是一个“领域”。它是众多行业及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赋能者。企业教育培训行业也不例外,AI的应用场景正逐步多元化、清晰化。


05 专家观点


拆解培训部:让培训回归于企业实战


近期,DeepSeek这一深度学习驱动的人工智能平台在职场领域迅速走红,成为热议焦点。随着人工智能等平台技术的日益强大,各行各业均面临着深刻的冲击与变革,其中,人力资源行业的价值与未来走向再次激发了广泛讨论。


早在2014年,享誉全球的管理咨询大师拉姆•查兰(Ram Charan)就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分拆人力资源部!》,并在文中尖锐指出,很少有首席人力资源官“能像首席财务官那样,成为很好的董事会成员和值得信赖的合伙人,并凭借他们的技能,将员工和业务数据联系起来,从而找出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令员工与其职位相匹配,并为企业战略提供人才方面的建议。”


这些言论是对人力资源部价值及其脱离企业经营实际进行的批判和否定,当然,批评的范围也涵盖了其二级职能部门——培训部门。长期以来,培训部门一直将培养人才视为核心使命,但现实表明,这一立场定位已无法满足企业的期待。近年来,字节跳动、小米集团、碧桂园等多家知名企业因各种考量对其培训部门进行了调整,这些现象也从侧面印证了培训部门当前面临的挑战和转型的必要性。


那么,培训部门将何去何从,已经成为每位培训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06 标杆全景


超越平凡 东软集团卓越人才培养新范式


变革,奏响了东软集团(以下简称“东软”)的2024年,也贯穿了其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成立于1991年的东软,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类公司。2024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软件发展大会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活动”授予了东软“中国软件产业40年贡献企业”奖,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刘积仁获评成为“中国软件产业40年功勋人物”。


作为行业领先的全球化信息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东软承担着产业创新变革的推动者和数字化转型的赋能者的角色。成立以来,东软始终洞察时代发展趋势,探索软件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赋能全球数万家大中型客户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并在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能汽车互联、企业数字化转型、国际软件服务等众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辉煌的成就,根源在于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撑。东软深信,企业学习与发展的核心在于不断赋能人才成长,点燃组织与个人的使命感与创造力。


07 领导力


无锡地铁“三维一体”锻造青年干部生力军


十四五期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轨道上的长三角”战略深入推进。在此背景下,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地铁”)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催生复合型人才缺口、智慧化运营要求人才能力快速迭代、多元融合可持续发展亟需跨界人才支撑等多项挑战。其中,青年干部人才是组织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成为无锡地铁解决诸多人才挑战中的着重点。


作为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地铁+城际”多制式运营的企业,面对日益迫切的复合型、创新型青年干部人才需求,无锡地铁立足实际工作,经过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交出了满足组织期待的干部人才培育答卷。以“1+4” 模型为核心,无锡地铁构建“战略适配一能力进阶一价值创造”三维一体培养体系,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特色培养项目,为轨道交通行业干部人才培养与发展提供新范式。


08 专业力


中建集团 专项赋能激发青年设计师创新活力


中建集团设计板块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房建领域已形成显著优势,并以差异化发展奠定了行业地位。近年来,凭借卓越的专业设计能力,中建集团打造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水准的优秀设计作品。


然而,通过对标行业内优秀企业,集团发现在高端领军人才,尤其是在院士和大师级别专家储备、行业标准制定、前端策划与原创设计等关键领域尚存在提升空间,这已成为制约集团勘察设计业务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破解上述制约瓶颈,中建集团深度分析、全面部署,提出“七个进一步”实施路径,明确“以强大人才队伍筑牢企业发展核心支撑”的目标。在此背景下,集团启动青年设计师专题培训班,旨在通过系统化学习与实践,为新一代建筑行业中坚力量赋能。


09 党建


光明食品集团 “五位一体”培训体系再升级


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培训中心”)的前身为光明党校,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党中央要求,坚持“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帮助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提升业务能力,致力打造光明干部员工的“精神高地、人才高地”。


2024年5月,集团下发《光明食品集团教育培训管理办法》,明确培训中心是光明食品集团干部入才的培养中心,培训需求、教育资源的整合中心,以及光明文化的传播中心。


作为企业培训工作者,我们应深刻把握数智化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推动培训部门向实战化转型。通过重塑培训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培训的业务价值,为企业打造一支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队伍。



作者:《培训》杂志

来源:《培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