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981190
首页 企掌道培训平台 运营服务 AI智能陪练 面授及内容 课件定制 混合式学习 解决方案 培训+AI解决方案 零售行业解决方案 保险行业解决方案 新员工解决方案 销售人才解决方案 客户案例 免费体验 关于我们 关于思创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党史培训如何赋能非公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2025/04/14 09:46:02   Click:

央企、国企开展党史学习,有其独特的优势。而非公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非公企业党组织的不断完善,党史蕴含的宝贵经验对他们的发展也有多方面重要价值。将学党史纳入非公企业培训体系,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也是值得探索实践的有效途径,更是近年来各地政府和企业推动党建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有助于非公企业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


01 汲取党史力量 激发企业新时代活力


学习党史对非公企业意义重大。企业能够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并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从而在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中稳步前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增强政治认同,把握发展方向


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导向指引着民营企业的成长发展。通过深入学习党史,有助于民企理解党在各时期对非公经济的支持引导政策,增强政治认同。以改革开放初期为例,党积极鼓励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为民企兴起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了解党的政策导向,也有助于民企明晰自身与政策之间的关联,更好把握政策走向,顺应时代,围绕政策支持领域进行布局,确保自身发展方向正确。华为秉持着科技报国的理念,每年投入大量研发资金,致力于攻坚5G等前沿技术,努力打破国外通信技术垄断,让更多人从中受益。华为的成就,离不开对党史红色基因的传承,使其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民族产业发展重任。《华为基本法》的起草人之一彭剑锋教授,在其新书《赢在组织》中,也强调了从党的发展历程中学习组织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传承红色基因,塑造特色企业文化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中凝练的精神富矿,涵盖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核心价值。非公企业将其融入企业文化,能够塑造企业独特的精神风貌与价值观。例如,可以借长征精神,激励员工直面困难、勇毅前行;以延安精神,倡导企业内部艰苦奋斗、厉行节俭。这种富含红色底蕴的企业文化,不仅容易引发员工的思想共鸣,增强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还能提升企业凝聚力与文化软实力。


汲取历史智慧,提升企业应对挑战能力


党史是一座宝库,还蕴藏着党在应对艰难险阻时的丰富策略与智慧。在非公企业发展中,市场竞争、经济波动、技术变革等挑战层出不穷,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党史,从中汲取到应对挑战的宝贵经验与启示。例如,在抗战时期,党凭借灵活的战略战术和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在艰苦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非公企业可以借鉴这种灵活应变能力,依据市场形势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经营策略,增强抗风险能力,实现持续稳健发展。


02 深化党史培训 多举措提升学习效能


非公企业开展党史培训,需因企制宜、统筹推进。整体而言,可以通过明确培训目标规划、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等,充分汲取党史智慧。


明确培训目标与规划


非公企业在开展党史培训时,需紧密结合自身发展战略与员工实际需求,制定清晰的党史培训目标。针对管理层,着力培养其从党史中汲取战略决策智慧的能力;面向普通员工,注重增强他们对党的认识及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在此基础上,企业再精心规划培训,采用定期集中与不定期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学习多类型党史课程内容,全方位确保培训的系统性与针对性。


丰富培训内容


党史内容蕴含丰富,非公企业党史学习可以从三方面展开。


其一,党的历史发展脉络。企业可以系统讲解从党的创立到发展壮大,从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建国到改革开放,从社会主义建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让员工全面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


其二,重要历史事件解读。诸如遵义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要历史事件对党和中国的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通过深入剖析其背景、过程和意义,可以引导员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培养员工的历史思维能力。


其三,党的理论成果。党史学习中要介绍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帮助员工理解党的理论创新对国家发展和企业发展的指导意义,提升员工的政治理论素养。


创新培训方式


党史学习要不断创新培训方式,以适应新时代的学习需求,提升学习效果。


首先,线上线下融合。企业可以设置“百年党史大讲堂”“党建精神园地”等专题课堂和平台,借助互联网搭建线上党史课程体系,方便员工随时随地学习。此外,还需定期开展线下集中培训与研讨,如邀请专家讲座、组织观片讨论等,与线上学习形成优势互补,提升学习效果。


其次,情景式教学。企业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模拟历史场景、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员工沉浸式体验学习。以模拟中共一大场景为例,员工可以亲身参与扮演代表,体会建党艰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千年舟集团曾采用了这一类似方式。集团党委邀请了杭州市党建研究会副会长施迎利,为千年舟全体党员带来了一场“三中全会暖人心、吟唱经典颂党恩”的沉浸式音乐党课,集党史、音乐与经典知识于一体,极大丰富了学习形式与内容。


最后,实践活动。企业可以积极组织员工参观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让员工在实地探访中感悟先辈精神;同时,鼓励员工将党史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开展“献一策”实践活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实际动力。


03 融合党史培训 驱动企业全面发展


党史中蕴含的宝贵经验和智慧,对非公企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通过系统性的党史培训,将党史学习纳入非公企业培训体系中,能够驱动企业全面发展。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党史培训对非公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体现在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上。


一方面,党史培训可以优化决策机制。在决策过程中,非公企业可以借鉴党史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广泛收集各部门员工意见,随后在集中统一领导下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企业制定长期战略或重大项目决策,能够显著提升决策质量。


另一方面,党史培训有助于加强团队建设。企业通过借鉴党的组织与队伍管理经验,学习党培养干部的标准和方法,以此选拔和培养人才,把有能力的党员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将有能力的非党员班干部培养成党员,构建坚实的人才梯队。同时,运用党的思政工作方法,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与人文关怀,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党史也是一部创新史,深入学习和领悟党史能够有效激发和促进企业内部的创新动力与活力。


党史中持续创新的历程,能激发员工创新思维。例如,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改革开放的制度创新,都彰显了创新的强大力量。借助党史培训,企业能够鼓励员工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大胆尝试新工作方法与业务模式,从而为企业创新发展开辟思路。


企业把党史学习和创新相结合,能营造积极创新氛围。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先锋”奖项,表彰那些在创新道路上勇于探索且取得良好成果的员工,以激励更多员工参与创新。此外,将党史中的创新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宣传,有助于使创新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行动指南。


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责之一,而党史培训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能够激发企业主动承担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首先,树立责任意识。党史中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能够引导非公企业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关注社会效益。正如在疫情期间,众多非公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踊跃捐款捐物、积极投身抗疫,尽显社会担当。


其次,促进全面发展。党员干部通过党史学习,以学促干,将党史中的经验智慧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实际举措,将党建学习成果有效转化为企业效能,并能够通过党建品牌建设,为企业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一手抓文化融合,一手抓科技赋能。例如,千年舟集团党委秉持“党建引领文化、文化引领战略”的双引领方针,在2024年开展了32场形式多样的党建联建活动。


千年舟集团党委“凝聚红色力量·助力绿色发展”部分案例

千年舟集团党委“凝聚红色力量·助力绿色发展”部分案例


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非公企业更应该将学党史纳入人才培训体系,学用结合,开展创新且系统的党史培训,助力企业增强政治认同、塑造企业文化、提升应对挑战的能力。同时,从增强凝聚力、提升管理水平、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履行社会责任等维度,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马同华  千年舟集团党委书记

来源:《培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