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积分,培训人一点都不陌生。线上学习平台、线下培训项目,处处都有积分的身影,积分可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贡献智慧,有些公司还把积分和培训深度做绑定,作为员工职业发展阶段的考核标准之一。
但不少培训工作者发现——
面对积分的激励,见多识广的95后员工直接“躺平”,有选择地放弃学习任务;
员工感觉自己只是一个完成学习任务的“工具人”,抗拒人为制造的学习内卷;
热闹多于实质,积分当中有很多和学习无关的任务,员工花了很多时间,疲于应付;
培训人花了很多经费做积分兑换,不被员工接纳,或兑换率很低;
被员工发现积分规则有漏洞,引发质疑和不公……
积分似乎没有那么管用了?
作者认为积分的失效有两大原因——第一,错误地激励了外部学习动机;第二,在创造学习体验上,没有形成成体系的方法。
01
积分作为激励手段
存在错配
积分,最早是市场营销的一种手段。企业通过忠诚度计划,将消费行为和积分绑定,通过积分的获取和兑换,增加消费者的粘性和忠诚度。最常见的是航空公司的常旅客会员奖励计划,旅客搭乘飞机积累里程,累计到一定数量后就能兑换免费机票、商品和服务,以及其他类似贵宾休息室或舱位升等之类的特权。
员工参与学习项目的动机,可能是为了学习工作中必备的知识技能,也可能是为了职业发展,或是为了结交优秀的同事,抑或是拿培训积分兑换想要的奖品……这些动机有的来源于内部,比如获得自我提升、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有的则是外部动机。
但在培训中,积分是更多的是激发外部动机,大部分积分用来记录学员的学习完成情况、是否提交作业、是否写笔记等,这些量化的积分,用分数的增长和兑换礼物来激励员工学习,时间久了就会引发员工的倦怠感,无法带来学习忠诚度,员工也不会持续学习,更不会将知识内化为能力。
为什么会这样?很大的原因在于,我们设置的积分忽视了人们学习过程中的内部动机,尤其是自主性、意义性。
▍自主性:“我能控制,我有选择”
所谓自主性,就是让学员自己来控制和选择。
如今的职场是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天下,他们生长在物质丰盈的年代,很少有“非他不可”的情况,当有选择时,他们必然追求自主性。而在过往的培训积分设计中,固定的行为对应固定的分数,他们只能做“刷分机器”,机械的完成规定要求。
对此,我们可以增加自主性的积分设置:
♢ 让员工自由选择积累积分的策略,比如,擅长阅读的可以通过查看文章积累学习平台积分,喜欢视频课程的可以只看视频课程,而非每天固定完成所有积分行为才可以积累积分。
♢ 积分兑换可以更自主和灵活,比如,员工可以用积分兑换特权,带薪休假一天、迟到免罚款一次等等;也可以兑换有意义事情,兑换平台虚拟鲜花用来送同事、内部讲师等。
此外,积分的启动和评级,还可以有多样化的结构,创造机会让新加入的同事可以有机会超过老同事。
▍意义性:“我的行为,能带来改变”
所谓意义性,就是让学员看到自己的行为能带来改变,为其他人或这个世界带来温暖。
支付宝的蚂蚁森林就是一种积分制,大家用通过完成某些绿色行为,比如行走、线下支付、电子票等,可以积累能量,然后换取在沙漠的绿色植物,真正的改变地球。通过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为支付宝增加了很多使用场景,增加了用户的忠诚度。
在培训中,积分如果没有带来意义和利他行为,可能会减少员工的投入。
对此,我们可以增加意义性的积分设置:
♢ 积分鼓励分享,对员工形成的企业内部知识资产,进行积分奖励,并通过特殊勋章或感谢信的方式进行仪式感的反馈。
♢ 积分引导利他行为,对员工担任内部讲师、导师、案例分享嘉宾、学长等贡献性行为进行积分奖励。
♢ 积分可以兑换公益活动基金,资助山区的贫困儿童或者在干旱地区植树,通过学习可以带来其他人的改变,员工可以收获积极意义的反馈。
02
积分作为创造学习体验的运营手段
过于单一
艾瑞咨询在《2019年中国知识服务用户调查》中提到,用户购买知识服务产品的动机,良好的学习体验占40%,探索未知占33.9%,解决个性化问题33.1%。学习体验是成人学习中影响学习效果、增加知识到行为转化的关键因素。
如何创造好的学习体验?
无疑,积分一个好的方式,但如果只有单一的“行为积累积分,积分兑换好处”这种模式,已经很难吸引员工的注意力,创造有心流的学习体验了。
需要创造更好的学习体验运营模式,游戏化思维可以带来更多的指导,狭义的游戏化指的是积分 (Point)、徽章(Badges)、排行榜(Leaderboard)。
《游戏化思维》作者凯文·韦巴赫和丹·亨特给出了一个广义的游戏化定义,即为DMC系统,分别指的是组件元素、机制元素和动力元素,其中组建元素包括点数、回合、徽章、榜单等形式、机制元素包括挑战、合作、竞争、交易等形式,动力元素则是社交的动力、自我实现的动力。这些游戏化的元素都可以融合积分,形成游戏化学习运营模式。
▍线上学习:有价积分+经验积分
北京邮电大学李青教授将移动学习应用中的积分划分为有价积分和经验积分——
有价积分指的是为了增加与学习应用APP的交互而设置的积分,比如完善个人信息、首次发帖、点赞留言等,这些积分的积累可以兑换有价值的物品或代金券。
经验积分是基于学习行为的积分,比如完成课程、分享案例、考试达标等,这些和学习经验相关的积分,可以逐步积累,形成等级或者勋章,展示学习者的学习成效。经验积分是不能用来消减的,相当于学习者的学习账单,记录了成长过程,有的移动学习平台将经验积分赋予有意义的故事地图,比如一棵树的成长:种子、发芽、树苗、小树、参天大树等。
有价积分和经验积分的组合,给积分的应用带来新的思路。以得到学习APP为例,得到对于学习者设计了双线的积分,即可以兑换优惠券的勋章体系和记录学习经验的学分体系。
还有思创学习平台的勋章功能
☛ 陆续有新员工入职,开启“新人专属勋章”作为新手任务指引,指引新人快速熟悉平台
☛ 平台活跃度不高或不稳定,学员登录、学习习惯未养成,开启“升级勋章”作为成长升级指引,增加黏性,养成习惯
☛ 案例征集、推广大使、销冠PK赛……各类线上、线下活动,开启“活动勋章”,表彰优秀学员
☛ 年末活动,周年庆……来一场“寻找全球第1名”晒勋章活动,寻一寻,全公司第1位在平台踏出学习之旅的学员会是谁?
☛ 开动脑洞,解锁更多精彩活动……
此外,还有特别成就勋章和绝版勋章,不涉及等级,根据活动设置,同样可以获得不同金额的优惠券。
学分是得到APP的经验积分体系,通过持续性、学习量、笔记、知识分享、好奇心五个维度的打分,最终构成学习者的学习经验数据,然后通过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展示。学分不需要消耗也没有兑换功能,仅用于嘉奖员工在学习上发生的行为,展现员工的学习数据和努力程度。
勋章体系和学分体系构成了得到APP的激励体系,将积分这一简单的工具叠加了游戏化的目标、挑战、自我实现、社交等元素,配合优质的内容,有效地留住了学习者,激发持续的学习。
▍线下学习:个人积分+团队积分
将学习者分为若干小组,结合合作、竞争、社交等游戏化元素,加入积分管理,并进行排行榜公示,是很多线下培训的常用手段。
个人积分一般围绕着线下学习中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如课堂提问、考试成绩、回答问题等;团队积分以学习项目中的活动参与、课题汇报、复盘、竞争性比赛的结果等为积分考核的维度。其中,对于个人的积分,还应参考个人对团队活动参与度、以及对其他成员的协同力度。
个人和团队的积分除了可以通过排行榜、颁奖等方式来兑现,还可以通过趣味团队惩罚来反向激励,运用学习者的团队荣誉感来制造PK氛围。
无论是作为激励手段还是运营手段,积分的目的都是让学习者更加的投入学习、创造心流、持续的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发行为的改变。以兴趣为起点,以行为为终点,并体现在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中,是积分体系设计的宗旨,真正的关乎影响到学习者的成长和发展,才能让积分有效有用,被员工接受。
来源:培训杂志
作者:王杨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