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会发现一个现象,无论是开业务研讨会、问题解决会,还是项目复盘会、跨部门沟通会……当遇到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时,很容易将原因归结为“没有培训”“培训不够”“培训效果不好”,培训负责人对此也百口莫辩。
因此,培训人在开展一场员工培养项目时,必须闯过五道关——培训“行不行”、团队“愿不愿”、员工“能不能”、业务“用不用”、结果“好不好”,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背锅”,更能让培训带来实效。
01
培训“行不行”
“没有培训是不行的,但培训并非万能的”,当培训部门接到一个项目时,不能盲目开展,而是要与项目发起人澄清该问题是不是培训能够解决的。
曾经有一位业务负责人邀请我为他们组织一堂关于执行力的课程,因为他发现一些员工做事只做到六七十分,执行不到位。后来与员工聊天才发现,做六七十分和一百分得到的组织回馈是一样的——不会因为做得少而被批评,也不会因为做得多而获得奖励。那么,这类问题就不是培训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人资部门完善奖惩机制。
02
团队“愿不愿”
排除非培训能解决的问题之后,培训团队开始着手具体的项目,从需求调研到实施,一步步推进。在培养学员时,要注意应先解决员工的“愿力”问题,无论是团队还是个人,“愿不愿”大于“能不能”,只要一个团队整体有“成长、成事、成就”的愿力,能力是可以通过引进“鲶鱼”、在项目中历练、团队赋能等方式方法解决的。
提升员工愿力在服务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因为某些基础性服务工作没有特别高的技能要求,基本都可以很快习得,但能否做好,则取决于员工的主观意愿度。
之前,我在一家五星级酒店担任质检培训负责人时,采取了人力激励机制、上级辅导技巧、文化价值观引导三管齐下的方式,帮助一线员工解决做事的意愿问题。
以文化价值观角度为例,我们着重搜集员工日常工作中“多做一步”的服务案例,不仅将这些行为作为月度表彰和奖金激励时的重要参考,而且做成标杆,在内网、内刊和文化宣传栏中持续推广,激励更多员工满怀激情投入工作。
03
员工“能不能”
在解决了员工“愿不愿”的问题之后,便可以开始下一项工作——解决他们的能力问题。当培训内容与员工现有能力匹配度较高时,员工战斗力大增,如虎添翼;若提供的培训难度系数过高,就会发现这场培训花费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与结果不成正比。
某次,在与一位企业大学培训项目负责人闲聊时了解到,该企业一把手在外研习了战略解码工具后获益匪浅,便要求在基层管理者的培训项目中推行该工具,结果并不如愿。因为基层管理者离组织战略较远,缺乏战略认知和整体经营思维。
除了要考虑学员能不能接受培训之外,也要考虑培训与他们工作压力节奏的匹配度,否则也易出现“不吸收、不消化”的情况。
04
业务“用不用”
上述方案其实只是解决了业务培训的局部问题,对于企业而言,能否有用才是核心。也就是说,即使团队愿意学、学员也有能力学,但如果该培训结束之后没有用武之地,一切都无意义。所以倒推来看,学什么、怎么学、给谁学,要基于应用场景去设计,“用以致学”是王道。
前不久,我们计划开展一场财务专题培训,若按照惯例,无非是邀请内外部财务大佬前来,分享一些通用财务知识。但经过培训调研后,我们采取了典型案例探讨工作坊的形式,为业务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创造了一个直面问题、寻求共识的场域,共同探寻痛点解决方案。当那些发生在业务团队和财务团队身边的、活生生的案例放进工作坊后,所有参与者瞬间被激活,因为这些案例让他们有了强烈的代入感和痛感,解决问题就成为顺其自然的事情。工作坊结束时,大家共同形成了12项可落地、可执行、可跟踪的行动计划,实实在在优化了“业财”系统。
05
结果“好不好”
学员学了,最终也运用到业务中了,培训便终止了吗?并非如此。企业的任何一项活动都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培训也不例外。培训结果到底如何,是需要呈现出来的。因此,我在设计培养项目、开展工作坊、讲授课程时,都会先明确目标和产出。
2021年,集团启动了很多子公司人才梯队培养项目,学堂以项目顾问和学习顾问的身份参与其中。在设立每一个培养项目时,我都会通过教练的方式,引导学员一步步梳理目标,从最初的模糊模样,变成可量化的细分指标。目标和结果是相对应的,基于目标,我们在培训后的推行效果上比对达成率,可以清晰地看到培训带来的成绩。
培训“行不行”、团队“愿不愿”、员工“能不能”、业务“用不用”、结果“好不好”是每个想开展培训、期望以培训解决问题的人需提前考虑的。作为培训人,也要与他们厘清这些问题,才不至于执行了一场没有结果的“假”培训。
来源:培训杂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朱丽君-祥源大学堂人才培养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