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做节目的时候,我设置了一个标签叫学习设计,有人就问了,说学习设计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大家都听说过服装设计,家装设计,造型设计,那么学习设计它在圈外是一个比较生僻的词,但是我认为它是培训发展的未来。
所以今天来解释一下,那么学习设计,它其实跟前几位的性质类似,就是它通过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然后去设计中间的路径和体验,帮助组织和学员去去达成学习目标的。
那么我今天来通过举个例子,来帮助大家去理解学习设计到底是有什么帮助,首先它有一个比较简单直接的一个效果,就是能够帮助我们把课讲得更好,平时大家都能轻易的分辨出哪个讲师讲得好,哪个讲师讲的不好,虽然你能给出一些理由,但其实呢,这里边作为讲师而言,我们更希望了解的是这背后有什么规律,我怎么样可以做的把课讲得更好,对不对?
那今天我们就来用学习设计来拆解一下。首先看一下这张图片,如果是讲教练课程或者营销课程的伙伴可能不陌生,它是一个改变公式。
他指的是一个人要想真正发生改变,那就需要你对当前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愿景,以及你要改变的第一步,这三者相乘数值要大于改变的阻力,那么这个改变才有可能发生。这是这个知识点本身的内容。那么我们来提一下学习设计的三个层次,你看一看这三个层次的讲师,分别是怎么做的。
第一个层次叫能做到脱稿讲解,这个好像听起来不难,对不对?
但实际上据我的观察,我们企业里边大量的兼职讲师还是很难做到这一点,就大家还是比较依赖讲稿,要经常回头去看PPT,你要想象就是在讲授课过程当中,频繁的去回头看PPT的内容,学员的体验上来讲,他对于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就会受到干扰,他对讲师的信任就很难建立起来。所以第一个层次的讲师先要能做到完全的脱稿,自信的去理解内容,这个层次跟学习设计没什么太大关系,你对内容足够熟悉就可以了。
那么到第二个层次,就是讲师能够讲的很好,这个时候就是大家来仔细回想一下,你所过去见过的讲的好的老师有什么特点,其实一部分是它对于这个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入,另一部分是他讲的更有趣,让你觉得这个听起来不费劲儿,对不对?那么以这个改变公司为例,第二个层次的讲师,他可以做到什么呢?
他会帮你去拆,就像一档综艺节目《奇葩说》,大家看过有的高手辩手,他会给你去拆解题目,那你会觉得,哇,这个事儿你不细想,好像你也能理解,但是你一细想就发现,有很多不同的角度,那么就上面的公式而言,一个第二层次的讲师,他就会跟你讲,说大家理解为什么这个公式里面全部都是乘法,而不是加法,为什么呢?
乘法意味着中间有任何一个变量是零,结果就是多少?结果就是零,那么意味着你这个改变就不可能发生,那么这个时候他会去就每一个变量来去举例子来进行讲解。比如说如果你不知道改变的第一步是做什么,第一步是零,你会发现这个改变是不能发生的,为什么?讲师再举个例子。
然后如果你改变的意愿是零,你没有改变的意愿,没有这个愿景,那么这改变也不会发生,为什么呢?他再举个例子。
就这样,你会发现,你让他讲一分钟他也能讲,你让他讲一个小时他也可以,而且这一个小时你会觉得全程无尿点,所以第二层次的讲师就会给你这种感觉,有意思。而且够深入。好这个层次的讲师,他的核心胜任力是什么?是课程设计和授课技巧。可是从学习设计的角度来讲,它有它的局限性,你注意到了吗?我想请问大家这种情况,它是以讲师为中心,还是以学员为中心?
答案是,它是以讲师为中心,所以对这样的项目的评价通常就是,某某老师他呈现了一场完美的授课。仅此而已,它就不能往下讲了,因为再往下,它并不是一个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设计,它对于结果的关注度是不够的,所以现在很多行业对于企业培训的诟病,其实也就是对于这种讲授式的培训的诟病。
它天然会有一个帽子摘不掉,叫什么呢?叫不接地气,因为从学员的这个视角来看,学员全程在做什么动作?只有看、听、记,但是你就参照上面的改变公式,你就会发现看、听、记这三个动作那么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学员改变的下一步要做什么,他改变的意愿,他对自己现状的不满统统都没有体验到,所以你就会发现,这个听完这个课之后,学员的改变微乎其微,所以过去有个顺口溜,把这样的培训,叫课上很激动,下课了很感动,回去之后一动不动。
当然我们也要去客观的看待它的优势,它的优势在于它可以高效率的去传达知识的有效性,所以你不难发现,你在企业里面,尤其对于高管的培训,它更多采用的就是这种讲授式的培训,而且很现在很多的知识服务的供应商,也只是给你讲授式的、纯知识的培训,原封不动的给你,因为真正谈到去改变这个事儿去发生的话,终究要回答一个人性的问题,如果真的给你安排一个打卡训练营,或者给你设定整个机制去推动你改变,你未必愿意。所以我们就客观的去看待这个层次的利弊。
那么我们再看第三层次,那么这个时候其实你应该能感受到,他这个时候应该从讲师为中心转换到从学员为中心,这个有什么客观的指标来衡量吗?
我找到一个,其实就是时间,你就看整个学习项目的时长分布,第三层次的讲师需要很克制,就是安排讲授的时间要极大地压缩,不管你能讲得多精彩,还是要把更多时间去留给学员。
什么叫留给学员?就要从学员的视角来看学员的动作有哪些,只是看、听、记是不够的,对吧?那么他还可以做些什么,这个不是说为了花哨,为了形式上好看才这么去设计。从发展心理学上来讲,从知道到做到,他需要一些亲身体验的过程。那么我给一个简易的结构来说明一下,第三层次的讲师,他会怎么做,还是这个改变公式,他会有四步。
第一步叫激发兴趣,首先通过提问来问大家,大家觉得改变难不难啊?这个问题问出来,你就会脑子里会闪过很多画面,对不对,曾经有哪些遗憾,有哪些想改变但最终改变没发生,所以这个时候你的脑子里是不是也出现了很多画面,那接下来你会继续问,大家觉得改变很难,那么为什么难呢?这个时候大家会进一步陷入到深思。好了,这一步在干什么?这一步再引起共鸣,通过这样的提问,就一下子把全场的注意力聚焦过来了。
对于成年人的教育来讲,告诉他what 和 How之前先讲清楚Why,他为什么要花时间听你讲这些东西,这是第一步。
那第二步就是讲What,讲这个公式本身。然后第三步干什么呢?我们需要举例子,你可以讲古今中外,引经据典,比如一些企业里的案例,或者结合自身的例子去讲这个公式本身,那么这个公式就被讲得鲜活而且深入了。
第四步叫做做练习,做练习的玩法有很多,常用的就是分小组讨论,那一个第三层次的讲师,他的操作也可以有很多种,比如说我们随便想两个,第一个把全班分成四个组,有两组围绕着你已经成功改变过的一个案例为话题,请学员去用这个公式来去代入,请讲解他们成功的原因,以及从中学到了什么。另外两组来举一个改变失败的案例,来讨论他们失败的原因,以及他们从中学到了什么,这是第一种玩法。
第二种玩法,这个公司里边有三个变量对不对?好,你就把全班分成三个组,然后每一个组请讨论其中一个变量如果是零,那么会发生什么,以及他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好了。这样的讨论,学员之间首先有思想的碰撞,然后老师会有一些点评,学员之间有相互反馈,他们其实是在共创这个一张大图。第三层次叫讲师已经不够贴切了,他其实是一个学习设计师。第三层次跟第二层次之间需要有一个视角上的转换。
第二层次的讲师会认为这个课程是由他去百分百谱写的,第三层次的学习设计师,天然需要具备一个这样的思路:这个课堂的完成是需要讲师跟学员共创的。
那么接下来,每一个学员自己需要结合他未来想要改变的一个事儿,用这个公式来去套用,然后来解释清楚他改变的逻辑,并且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
到此为止,学员对于改变公式的这个知识点,他从吸收到内在的转化,然后到再次呈现,他完成了一个U型结构的体验,这种体验得出的结论,不是讲师硬塞给他的道理,是他自己得出的,因此,他的执行会更加有力度。
我们只是举个例子来解释学习设计可以怎样去玩儿。那我们今天来做一个小结,学习设计会把学习的终点会进行外延,它所关注的是从知道到做到的整个流程,不仅仅是从知道到理解。希望以上分享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来源:易喜聊成长
作者:易小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