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内外资拥有更多机会深化发展,人才争夺加剧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一方面,“国内循环”的内生动力不断加强,积极的产业政策助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及航空航天等新兴战略产业加快升级。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具有强大创新力与高度灵活性的民营企业作为经济新格局中的主角,更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另一方面,“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也在提升,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国际市场格局进一步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作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加上中国巨大的市场体量、飞速完善的产业链,为外资扩大在华投资、增加跨境投资活动提供了重要根基。在这样的发展势头下,内外资企业重新掀起了新一轮对中高端人才的争夺。
二、消费、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制造业等行业上行,带动人才需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摆在五个方面重点工作的首位,指出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并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同时加快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上述重点行业将迎来上行,预计也将相应滋生对人才的渴求。其中,对于高级研发人才的需求将极其旺盛,而相关中后台支持岗位的需求量也将同步扩大,比如财务、法务、合规等。
三、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渗透持续催生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
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早已不言而喻。现今,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进入到更深入、更广泛的阶段,其中,领军企业更是进一步扩大自身的优势,开始从数字化投资中获取回报。
在工业领域,众多企业正利用数字化技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在消费品领域,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为企业从消费者需求洞察、零售渠道到内部价值链运营全链条赋能,助力产出更优质的个性化产品服务,为人们提供更卓越的消费体验。
医疗行业同样也在亲历着数字化转型的发生:精准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催生出“智慧医疗”,不仅改进了医疗流程,提高了诊断精准度与效率,更是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渗透与深入,相应催生出更大的对于数字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专门设立首席数字官(Chief Digital Officer, 简称CDO)一职,负责领导企业数字化转型。掌握数字化知识和技能、理解业务、具有创新精神以及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受到青睐。
四、灵活用工——下一种用工模式
过去一年的疫情反复使企业对自身业务的灵活性与敏捷度又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灵活用工成为愈来愈多企业降低人力成本、聚焦核心价值链的选择。
同时,随着人们更加关注和追求“自由”“热爱”“弹性”“自我感受”等,就业观念不断迭代,人们对于灵活用工模式的接受度逐渐提高。本次调研数据显示,在2022年有57%的人无法接受灵活用工,但今年这一比例降低至12%。
职场人对工作的灵活性和个性化的更高要求,同样体现在办公模式上:科技和数字化的突破发展加快了对远程办公模式的尝试与实践。据调研,70%的候选人希望以远程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办公。
五、职场人告别“996”,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追求幸福感
后疫情时代,职场人的心态变得更加平稳,对新机会的斟酌更为谨慎,本次调研中,30%的人选择“积极看机会”,41%选择“谨慎看机会”,29%选择“不打算跳槽”。
面临择业时,职场人的三大优先关注点与上一年没有明显变化:个人薪资福利(20%)虽不是求职的唯一标准,但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其次看重个人发展空间(17%),排在第三位的是企业发展前景(15%)。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在职场人心中的重要程度大幅提升,不少人不再轻易与“996”妥协,甚至愿意降薪去到“不内卷”的工作环境中。同时,42%的受访人也表示自己更加崇尚学习、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因此,我们建议企业加强对自身企业文化的关注与打造,以吸引优质候选人。
扫描二维码领取
查看完整报告
内容来源:HRf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