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981190
首页 企掌道学习平台 面授及内容 课件定制 混合式学习 运营服务 解决方案 培训+AI解决方案 零售行业解决方案 保险行业解决方案 新员工解决方案 销售人才解决方案 客户案例 免费体验 关于我们 关于思创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企业培训,让员工真正掌握,学以致用!

发布时间:2023/11/24 17:33:48   Click:

学以致用,是企业开展培训学习的关键目的。培训人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和手段,以保障学员将所学知识,迁移至实际工作场景中?

学习效果不明显,学员总是“学完即忘”,是企业培训实践中常见的问题。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与多方面原因有关。第一,培训课程的设计并没有促成行为或者意识的转变,也就无法有效达成培训目标。第二,学习存在遗忘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学内容容易被遗忘。因此,就会出现刚培训完效果十分明显,过了一段时间后,学员的行为模式又回到培训之前的状态。三是组织缺乏督促学员行为模式转变的制度设计,因而难以保障其行为长期固化。面对这些问题,我会采取以下三步措施,避免出现培训效果难以留存的现象。

 

让学习真正发生

 

我们都知道,培训可分为知识、技能和态度类培训,不同类型的培养目标和内容,应匹配相异的手段和方法,以促进学员行为改变,让学习真正发生和落地。

 

当下,知识类培训较为常见的开展方法,仍是以讲师单方面讲授为主,犹如“填鸭式”教学,留给学员启发和思考的空间严重不足,很容易导致“听完即忘”的问题,更别谈让学员将学习内容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针对这一问题,不妨将讲师主导教学转变为以学员为中心,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让他们能够主动学习和消化吸收,深度理解学习内容并迁移。

 

技能性培训则可通过敏捷共创的形式,让员工参与到技能萃取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学习的变化并作总结,在潜移默化中改善行为。而态度类培训可以利用世界咖啡屋,让学员在轻松的氛围中,讨论和反思工作问题,分享各自的经验心得,从而找到新的行动契机。

 

让结果巩固落实

 

从课堂学习到行为转变,这中间还需要搭建桥梁以固化学习成果。在运营学习项目过程中,我们多采用社群学习的形式,让学员持续学习打卡,并提供对应的积分鼓励,以此帮助他们巩固所学内容,直至形成习惯。另外,操作类培训的学习内容难以在线化,我们会结合工作内容本身设计持续连贯的线下作业,让学员在真实的业务场景中完成作业,并由业务主管打分。通过打分结果,能够判断出学员是否将所学转化为所用。

 

让效果持续延展

 

当学员养成行为习惯后,培训人还应建立相应的机制持续巩固学习效果。学员对培训的吸收程度各有不同,最终反映到行为结果上也会有所差异。若想拉齐培养效果,并让学员长久地保持行为改善,不妨借助奖惩机制激发学员动力。在执行奖惩机制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是较难把控衡量行为改变的标准。根据我的经验,如果是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最好由业务领导制定标准而非培训工作者;涉及人才发展或者领导力项目的评估标准,则应和人力资源部门或者COE达成共识。


三种方法,加速蓝领员工化所学为所用

 

在生产制造型企业中,蓝领培训是企业培训工作的重点,也是一项人员覆盖广、投入成本高、耗费时间长的业务。蓝领培训质量的高低,尤其是操作技能类培训,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从而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因而,我们的培训工作目标尤为明确:通过培训改善蓝领员工的工作行为、提升技能水平,实现提质增效。究竟该如何真正借培训改善员工行为?我总结了三种方法,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搭建“学习岛”,还原工作场景

 

对于操作技能类培训来说,若想真正实现员工行为的改变,除了要求讲师的授课水平较高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但容易被忽略的关键因素,即培训环境应还原实际工作场景。培训场景和实际工作环境越相似,员工就能越快将培训所学运用于工作中,培训效果也就越好。在工作车间中设立“学习岛”(Learning Island),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学习岛并不是简单的培训教室,而是一间包含了生产实训设备、培训多媒体教具,以及能够模拟生产线工作岗位的综合训练场。在这里,培训师不仅可以教授蓝领员工学习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能以小组为单位,将生产管理相关内容融入行动导向、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在提升员工操作技能水平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此外,学习岛还具备能力评估的功能,便于培训后对员工能力进行测评。只有通过认证的员工,才可以前往产线上开展相应的工作,否则需要重新培训。据我们观察,在学习岛接受培训与认证的员工,能够快速适应生产工作环境和工作节奏,还降低了因操作不熟练导致产线停机的风险。

 

掌握“聚焦问题”思路,不断优化方法

 

除了基本知识技能类培训,如何帮助蓝领员工改善工作方法,从而高效解决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样十分重要。实际上,这也是员工和管理者们一直关心的重点话题。只有掌握应对突发状况的策略,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方法,才能更好地保障生产工作与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对于“解决问题”类的培训,我们通常会教授大家掌握“聚焦问题”的解题思路。

 

此类培训无需长篇大论,拉长战线,而是要化整为零,更加关注问题本身——如何预防问题的产生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设计培训课程时,内容应尽量简洁且直接,并配置具体、详实的案例以作支撑。通过剖析实际案例,追溯问题产生的原因,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员工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策略应对难题,自然能够起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生产培训中常用的“单点课程”(One Point Lesson,OPL),正是采用了“聚焦问题”的策略。此类培训课程设置简单,由具体案例演化而来,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代表性和借鉴性。培训时间在十分钟左右,可以灵活安排,非常方便。经过简单培训,员工就可以总结和提炼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且,广泛开展“聚焦问题”类培训,可以大大减少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

 

持续追踪效果,不断改善行为

 

持续改善一词多用于精益生产理念中。由于生产制造型企业工作内容具有相关标准和规定,因此,蓝领培训工作尤其重视员工能否不断将培训所学应用于生产工作中。这就要求培训人需持续追踪培训效果,改善员工行为。

 

以技能培训为例,一次新产品生产操作技能培训后,通常需要进行为期不少于两周的观察和追踪。培训师或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产品质量自检表(员工填写)、员工作业观察表(班组长填写)、产品质量检测表(质量人员填写)等表单工具,对培训的效果进行动态追踪和综合评估。如果发现员工技能没有达到培训预期要求,比如出现因操作不熟练引起产量降低、产品质量问题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强化培训,直至达到预期效果。若出现多数学员培训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培训师应尽快分析问题原因,并在下一次的强化培训课程中进行针对性地优化和改善,直至达成培训目标。


来源 《培训》杂志

文 沈小萌 罗冠华 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