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非正式学习似乎逐渐成为主流,而周期较长的集中式学习越来越少。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以及您认为可以如何发挥这两种学习方式的价值?
发掘各自优势,释放综合价值
刘老师:根据过往经验,我经历了从“完全集中式学习”到“非正式学习与集中式学习相辅相成”的全过程。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此前疫情可以说是非正式学习普及的“催化剂”。在疫情之前,我所在公司均采用集中式学习组织开展培训,目的是将员工从繁忙的工作中“拯救”出来,使其能够完全投入学习状态,以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率”。然而,疫情的到来与持续,打破了企业和员工的工作习惯,迫使每个人迅速转为线上办公、线上会议的工作模式,线上培训自然也就成为了员工学习的主要方式。
最初,线上培训容易受到设备不便、网络不通、操作不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即便是安排集中线上学习,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因此非正式学习应运而生并迅速普及,与集中式学习互为补充,共同巩固了员工的学习效果。现在,非正式学习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游戏化、场景化的学习设计,以及AR、VR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推动着非正式学习更加迅猛地发展。
尽管当下非正式学习已有蔚然成风之状,但关于集中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关系,我仍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第一,这两种学习方式并非对立存在。非正式学习是指借助移动互联网等媒介快速获取信息的一种学习方式。因其顺应了当下人们越来越快的工作生活节奏,所以迅速被推广应用。虽然该学习方式与集中式学习在学习周期与方式上具有截然不同的特征,但是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不论企业选择哪一种,目的都是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能力,以及提高组织生产效率和效益。因此,它们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只要能够实现培训目标,就可以同时存在。
第二,非正式学习与集中式学习没有主次之分。目前,企业选择何种学习方式,只与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个人习惯有关,整体上并没有谁为主、谁为次的地位差异。例如,非正式学习的优势是方便快捷、生动有趣,适用于课程内容相对简单易懂或专注力相对较弱的学习者,以便快速提高学习效率;而集中式学习的优势则是系统全面、逻辑性强,适用于内容丰富的课程,以及习惯集中精力的学习者。
综合以上观点,我认为企业可以根据集中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特征,综合选择运用这两种学习方式,最大化释放它们的作用。
集中式学习 具有较强的固定性和计划性,培训时间较长,课程内容十分连贯和系统,授课过程中由讲师担任主导者,多数情况下具有明确的标准来评估员工的学习效果。基于这些特征,更适合将其应用于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学习中。
例如,在企业内训师培养项目中,针对教学理论、方法与技巧的培训,就可采用集中式学习。内训师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培养的对象多数是不具备授课经历的业务专家。集中式培训不仅能够为他们提供系统的培训内容,还可以通过讲师的专业引导和集中演练,帮助他们快速掌握教学设计和讲授课程的方法与技巧,最终达成良好的培训效果。
非正式学习 这种学习模式可以有计划性,也可以随时发生,它不受场所和时间的限制,完全可以由学习者主导,因此更适用于通用知识及小技巧、小工具的学习。
例如,同样是针对企业内训师培养,业务专家可以通过非正式学习掌握“提打挺松”等发音小技巧,或学习使用微课剪辑工具等。这能够让他们根据自身掌握情况自由选择训练内容,以及依据个人时间安排跟学跟练,既节约了学习时间,又强化了学习转化效果。
大力支持非正式学习
黄老师: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员工更倾向于短时间的非正式学习,因此,该学习方式将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主流。面对如此趋势,培训人应主动适应并做好引导。
非正式学习具有多种优势。它能够让学员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在海量的知识中选择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并且,该学习方式大多依靠自我学习,很多学习内容的边际成本为零,极大降低了企业的培养成本。当然,在拥抱非正式学习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其存在的弊端,包括学习效率不高、互动交流不足、知识体系难以建立等。这些都需要培训人不断运营和指导,以降低它们对学习效果的消极影响。
目前,非正式学习与集中式学习并存是大多数组织的常态。大力支持非正式学习,并不意味着要抛弃集中学习,许多培养项目仍需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才能保证其效果。另外,关于集中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最佳分配比例也没有明确的说法和约定,培训人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合理安排和调配。
从业务需求来看,业务淡季时,在投入产出比合理的情况下,学员开展集中学习对业务工作的影响并不大,正是系统补足员工知识与技能短板的好机会。若是在旺季,业务部门十分繁忙,无论何种学习都需要为业务让步,这时就需要采用时间灵活、形式多样的非正式学习,为业务提供及时的辅助。
从学习内容来看,一些体系化的技能与专业知识需要全面学习,此时就需要组织正式学习。而有些学习内容范围广,且没有明确的知识体系和边界,则可以安排非正式学习,比如企业内部推广全员读书项目等。
从学习手段来看,有些技能需要讲师当面示范,并按照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和难易次序进行递进式教学,学员才能更好地吸收并转化,只有集中式学习才能有效达成这一目标。对于诸如企业规章制度等通用知识和课程,学员通过视频或者音频就能够理解和掌握,完全可以通过非正式学习来实现。
很多时候,选择学习方式的影响因素相互交错,培训人很难取舍到底选用哪一种。比如学习内容要求正式学习,却遇上了业务旺季;技能提升需要系统的知识体系,但学习资源较为零散,无法快速提供系统的正式学习……在这些情况下,企业不妨采取两种学习方式并存的混合式学习,以最大程度确保学习效果。
加强引导非正式学习,变被动学为主动练
徐老师:当下,集中式学习在互联网企业越来越难开展,因为员工愈发习惯直播、短视频等非正式学习方式。因此,我将根据过往的实践经验,谈谈互联网企业如何发挥非正式学习的价值和作用。
网易集团的非正式学习会针对不同人群(校招生、社招生、骨干员工、管理者等)提供多样化的“加油站”,如直播沙龙、网易talk、知识管理平台KM(员工可自发上传文章及学习资料的平台),E-Learning平台以及工作坊等,在共创交流中促进组织内部经验内化吸收与优化更新。除了集团组织的非正式学习活动以外,各业务部门也会联合HR或鼓励员工自发组织一些沙龙和社团活动,从而为学习者提供定制化与个性化的专业知识学习平台和渠道。
网易集团提供多样化的非正式学习活动
如今,非正式学习无处不在,获取信息和资源也并非难事,关键要学有所用,用有所得,如此才能最大化释放非正式学习的价值。一般而言,非正式学习的目的性、组织性相对较弱,需要企业加强引导,让员工有目的地学习,从而加速其成长。若只是任由其无意识地学习,既无法有效达成培养目标,还会削弱非正式学习的优势。网易云音乐业务侧就曾组织过一系列资格考试的相关培训,引导员工将个人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并把学习落实在具体工作中。
比如,在“云村进修”项目中,我们针对出版、编辑和经纪人等行业资格认证考试开展了针对性的培养,一方面能够让企业储备从事网络出版服务的相关证书,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员工更深入地理解行业知识,增加更多技能。此外,由于资格认证不限岗位类别,技术类员工参与学习考证,还能促进其更了解内容创作岗位员工的工作,从而推动不同岗之间沟通协同更加顺畅。
学习分享积分制度可以说是网易运用非正式学习的典型方法,能够引导员工多方面、多渠道自主学习,并且倒逼学习迁移和应用,实现以教代学。该制度是网易晋升提名的条件之一,因此各个级别的员工(含专业及管理职级)都需要完成对应的学习积分。
譬如,P5/M2及以上员工晋升需达到40积分,P4/M1员工则要求20积分,对应的积分行为包括面授分享或视频上传微课、发布KM文章、开发课程或认证标准课程讲师、担任新员工mini项目顾问,以及在企业内网发布个人业务或管理方面的思考,等等。同时,员工可以及时查看个人在晋升期间获得的分享积分及其详细记录,为员工营造通关打怪、游戏化的学习体验,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网易各业务条线内部组织非正式学习活动
多元渠道与方法,激发非正式学习
左老师:据我观察,集中式学习确实在逐渐减少,而紧贴业务需要的非正式学习正在成为主流,因为后者更符合当前数字化转型和降本增效的时代发展需要。相对于集中式的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有其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更快适应企业变化 随着企业向前发展,员工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满足组织变革需求。非正式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成本,为员工提供跟进变化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和机会,从而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新知,更好地适应变化。
灵活性与个性化 非正式学习更加灵活,员工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另外,该学习方式还可以更好地适应员工的个人生活和工作节奏,因此能够改善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以及减少集中式培训对于日常工作的影响。
贴近业务,助力落地 非正式学习包括在工作挑战中学习和向他人学习,这两种方式更加贴近业务和岗位职责,将学员学习的外在动力转换成内在驱动力,所学知识和技能也能快速运用和实践。以下我将分享这两种方向的非正式学习有哪些方法和路径,大家可根据培训需求自主选择和使用。
从工作中学习 在我看来,这是最值得倡导,也是效果最好的学习模式之一,因为许多知识和技能都来源于工作过程。我们可以通过诸多方式完成工作中的学习,譬如大部分新员工入职,采取的都是在岗培训的方式,边学边做。员工亦可担任讲师,让他们沉淀并分享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在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若有机会,还可以安排待培人员领导或参与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比如员工想要学习企业并购,最好的方式就是参与到企业并购项目中,通过自学和观察去掌握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沉淀经验与教训。
向他人学习 这种类型中,除了耳熟能详的导师制、教练以及360度反馈,还有影子计划与观察两种方式。影子计划适用于两个人,在不轮岗的基础上,互为影子,互相学习。比如,A和B互为影子,A邀请B参加自己的工作会议或参与项目等,反之亦然。其目的是在不轮岗的基础上,双方能够互相学习对方岗位所需要的相关技能。观察主要是让学习者了解明星员工是如何工作并取得高绩效。过程中,学习者需要提炼明星员工成功的特质或优秀的经验,然后学习并应用在自己身上。
来源:《培训》杂志
作者:刘晓芳 黄平 徐梦晨 左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