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数十年,带来了无限红利,各行各业都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经济发展驱动劳动力能力不断提升,反过来又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此阶段,人们渴望通过学习迭代自身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训作为企业人员学习发展的关键业务,也一直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如今,在全球经济波动影响下,经济周期、产业周期叠加消费周期,让各行各业均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企业培训行业也不例外。培训价值被重估,培训业务被消减,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经过深度研究和思考,我希望能够最大程度还原行业发展的周期变化,并为培训人的未来发展提出有效建议。
01
升级重构,穿越经济弱周期
最近,行业中有一个很热的话题,即如何穿越经济弱周期。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认知和能力的重构:
● 学会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 学会不断构建新认知、新能力;
● 学会用发展的思维看当下。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尤其是AI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培训人的学习速度远不及技术更新的速度。而且由于人力资源价值的动态性,其价值难以量化,使得培训人的价值也总是被低估和弱化。
尽管如此,我并不认为是培训出现了问题,而是在这个新时代,需要对培训行业进行系统性升级,原因有二。
一是,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培训的核心不是讲师,而是培训系统,从课程开发设计,到课程交付,再到后期的绩效跟踪,都需要有与时代匹配的更为专业的方法论做支撑。
二是,培训人需要不断克服人性的弱点。据了解,在成年人的学习逻辑里,质疑和否认占到69%;另外,还要克服成年人的习惯性防卫。当代管理理论大师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由此提出了著名的双环学习理论——以对问题本质的反思开始,以开放的质疑与讨论作为过程,最后通过克服“习惯性防卫”造成的认知障碍,从战略层面对现有问题进行反思,从而取得根本性改善。这可以说是对培训学习项目的深度思考。
现实中,没有专业理论支撑和打磨的课程,以及没有经过系统设计的培训项目,都是对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无法使培训人的价值得以发挥。
因此,在新的经济周期,培训人的使命要重塑,培训方法论要更新,培训工具要升级,培训人的能力要提升。而始终不变的是,培训人要用更加系统的学习力、更加专业的产品力、更加多元交互的项目管理能力,去不断升级和迭代以往的学习产品和服务;要通过专业的课程项目开发、系统的学习产品创新、效益型的培训价值输出,增强培训人的核心竞争力。
另外,从人力资源价值量化管理的角度,也呼吁更多的劳动经济类专家,能够从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更多的研究和实践,研制出一套可以将人力资源价值量化管理的标准和模型,这将极大程度上推动劳动力价值的改进和提升。
02
创造成果,发挥培训真价值
1954年,彼得·德鲁克所著的《管理实践》问世,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彼得·德鲁克创建了管理学科,并精辟地阐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在培训行业,人们习惯于将结果视为成果,这是一个常识性错误。好的结果,叫做成果;坏的结果,称之后果。对于培训人而言,应该秉持的价值观底线是,要为企业创造成果,并取得成就。
在经济弱周期,每个组织的个体都在努力证明自身价值,以获得生存机会。这与进化论十分契合,同时,进化论也明确提出,在地球经历的每一个迭代周期,能够存活下来的并不是最大、最强的生物,而往往是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生物。
基于内外因分析法,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才是应对当前外部环境变化的最重要因素。而且,从更大的范围来讲,在驱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要素中,除了经济物质积累、科技发展进步、经济发展周期等要素
之外,就是人力资本的积累。通过提高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如增加受教育程度和技能培训,可以显著增强劳动生产率和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
因此,为了提升人力资本净值,就需要提高单独人力资源的价值,培训和学习恰恰是提升人力资源价值的有效途径:通过培训,以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能力的需求;不断学习,以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这正是培训人发挥价值的用武之地,当然,是机遇也是挑战。
培训人要想创造成果并不断取得成就,需要循序渐进。短期内,无论是单场次的培训,还是多场次的学习项目,都较为容易做出成绩,取得良好的结果。
但要想获得人力资源价值的提升,就需要从更长的周期来衡量,而且还需要通过更多方面的努力,包括企业战略、制度建设、文化学习等。
除此之外,培训还肩负着组织能力提升、价值提升与组织发展的重任,可谓责任压力重大,培训人需抱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心态,为之不断努力,方有可能取得实效。
03
三层能力修炼,跨越知行鸿沟
企业培训的目的不仅仅是个人能力提升,更重要的是把个人能力与组织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不在于知,更在于行,其商业结果是检验培训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从形式主义的课堂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是培训人必须跨越的鸿沟。为此,培训人需要逐步修炼并具备以下三种能力。
知行合一
将认知与行为相结合,以技能行为训练为核心,注重训战结合,让基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能够通过培训掌握知识,通过训练掌握技能;另外,要能够通过企业实践活动以及跟踪、辅导、检验、考核等管理措施,不断提升组织能力并实现商业结果。这是培训人的基本能力。
思行合一
将思考与行为相结合。科学化的管理需要深度的研究和实践,目前中国的企业界和管理学界,比较缺乏系统权威的研究和理论化输出,这就需要培训人积极实践,并结合中国企业实战管理情境,训管结合,提升管理效能,实现组织绩效的提升。这是培训人的进阶能力。
身心合一
即努力做到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围绕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注重价值实现,将企业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深度融合;甚至能够以国家使命和企业使命相结合进行价值观系统设计和建设,让企业更具竞争力、韧性和活力。这是培训人超越自我的能力。
以上,都需要培训人打开思维,脱离培训的具体场景,从更高层次去思考问题并找到答案。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培训人习惯自称“老师”,在这一称呼的加持下,很容易形成认知壁垒,即作为老师已具备更多的认知、学识和能力,无形中会导致自我认知狭隘。其实,培训人不仅要做学习的标杆,还要能够不断颠覆和跨越。
对于企业外部培训师而言,尽管大多数的培训实践经过系统的课程调研、开发和案例研究,但是企业作为发展个体,有着独特的工作和管理情景,因此需要培训师在实践中进行更多的融合。“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对于企业内部培训人来说,照本宣科的模式也已经不复存在,更多的能力积累、知识沉淀、系统打磨、价值输出才是内训师未来发展的关键,但这也需要平衡和解决好培训工作与本职工作之间的冲突。
在变革时代,跨越认知是应对时代变化的重要能力。为提升这一能力,维贾伊•戈文达拉扬(Vijay Govindarajan)和克里斯•特林布尔(Chris Trimble)提出的“遗忘借用学习法”或许可以给我们启发——遗忘那些所谓的成功经验,因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背负太多,反而无法走得更快更远;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持续打造新的竞争力;学习作为不变的主题,是实现新跨越的能力保障,对于一些先进的成功的范式、经验和方法,我们需要持续学习。
来源:培训杂志
作者:崔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