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981190
首页 企掌道培训平台 运营服务 AI智能陪练 面授及内容 课件定制 混合式学习 解决方案 培训+AI解决方案 零售行业解决方案 保险行业解决方案 新员工解决方案 销售人才解决方案 客户案例 免费体验 关于我们 关于思创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数字化思维赋能:企业人才培养与智慧学习模式解析

发布时间:2025/02/17 16:50:29   Click: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明确了“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由此可见,国家对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建设的高度重视。


中国光大养老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养老”)隶属于中国光大集团,养老健康是集团的六大战略业务之一。无论是聚焦于未来数字化养老、智慧养老,还是耕耘于其他养老领域的企业,都在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提升整体新质生产力水平。尤其是企业员工,更应该养成数字化思维模式,提升个人数字化素养,将数字化思维应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在岗位上创造更多的价值。


为此,我结合过往十余年人才发展与精益化运营经验,独立原创了“数字化思维模式之人才培养与赋能模型(国作登字-2022-L-10146418)”,同时设计开发了与之匹配的实战课程。该课程遵循“721”学习法则,按照“精准痛点—破局之道—实践案例”和“Q&A”解决问题的系统逻辑,让学员在实战中熟练应用数字化思维解决问题。


01 找到原因 “对症下药”


如今,新质生产力强劲推动市场高质量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新兴数字技术不断更新与迭代,给各个企业都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异常激烈的规模竞争、商业模式竞争、人才竞争等。培养员工的数字化学习、数字化思维能力就是有效的应对手段。


在“数字化思维模式之人才培养与赋能实践”课程伊始,讲师采用世界咖啡、工作坊、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课程导引。以小组讨论为例,讲师先邀请各组成员围绕“数字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痛点”展开讨论,接着讲师需要抛出五大主题内容来帮助学员开启更深一层的思考。



数字化学习项目与内容设计是否合理?


数字化学习技术支持或技术体验是否良好?


数字化学习产品交付是否能持续推进?


数字化学习运营管理是否适用?


数字化学习评估是否有效?


针对这五个主题,讲师会引导学员进行第二轮交流与共创。交流结束后,讲师需要安排学员对比前后两次研讨的区别,初步感受框架/模型思维的魅力,锻炼思考能力,为后续数字化思维模型的教学奠定基础。接着,各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将所讨论的问题或痛点贴在展示墙上,并基于讲师给出的五个维度,阐述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讲师通过一系列引导性的提问,鼓励学员继续深入探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常见的问题或痛点,帮助他们理解问题的本质,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



02 运用模型 开启破局之道



第二阶段,讲师需要带领学员思考如何建立、应用和强化数字化学习平台,将“痛点”变为“亮点”。


设计平台功能和作用


通过互动小游戏,讲师首先让所有学员表达自己潜意识中对数字化学习平台功能和作用的认知。随后,各小组需要画出包含平台功能与作用的思维导图,由一名代表简述导图的整体逻辑和主要内容。讲师听后要帮助学员建立模型思维,引导大家一起共创出关于平台的五大核心功能和作用。


设想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功能

设想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功能



构建数字化思维模型


确认平台应有的功能之后,怎样确保平台能够助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组织的学习效率呢?此时,讲师应该帮助学员初步了解如何构建数字化思维模型,并思考数字化学习痛点、数字化学习平台功能、数字化思维模型之间的关系。


以“数字化思维模式之人才培养与赋能模型”为例,首先,讲师需要带领学员全方位参与、设计线下人才培养项目,通过沉淀和积累逐步完善企业的知识库,包括课程库、讲师库和案例库;其次,随着线下的知识库源源不断地向线上的数字化学习平台输入资源,线上的讲师库等同步形成;最后,借助优化的线上平台,再设计各类型的人才培养项目,反哺线下活动,形成一个循环发展态势。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沉淀的教学素材,也有助于优化课程的内容和质量。


数字化思维模式之人才培养与赋能模型

数字化思维模式之人才培养与赋能模型



构建模型后,讲师还需要运用互动小游戏、分组研讨、“Q&A”等模式,帮助学员掌握运用模型的技能。过程中,讲师需要与学员互动并回答问题,尤其是身处小微企业的员工,可能会深感此类模型没有用武之地。其实,若在小微企业,员工更应该运用数字化思维模式,比如初期利用腾讯会议、钉钉等免费软件,将每次企业内部的课程录制成视频,再用百度网盘、夸克网盘、个人或公司采买的大型固态硬盘等进行储存,逐步积累形成课程体系。待企业上线数字化学习平台或类数字化学习平台时,便能将其全部导入,随之也进入循环发展态势。这是低成本、高实效、适用小微企业的方法。


刻画培训业务版图


为了让学员更好地理解数字化思维模型,讲师应邀请学员一起探讨、学习辅助模型的其它理论方法,比如培训业务版图、DEST最佳实践经验萃取模型、3G模型等。期间,讲师可以用引导学员从顶层思维、模块化思维到底层思维思考,层层递进式掌握应用方法。


具体而言,讲师先基于“顶层思维”设计培训体系,再以“模块化思维”将培训业务版图拆解为六大模块、二十六个要素。


运用模块化思维拆解版图

运用模块化思维拆解版图


同时,各组学员需要进行共创,并根据业务及培训发展的轻重缓急,对工作模块进行排序。当学员在开展某一工作模块的任务时,讲师应该及时分享基于底层逻辑的实操方法。

 


03 实战中 检验思维能力


培训的终极目标既是解决问题,又是用有效的方法与模型去提升组织学习效率。在本课程最后一个阶段,讲师需要带领学员在实战中提高数字化思维水平。需要注意,讲师在锻炼不同群体的数字化思维时应有侧重,不能直接“照搬”同一教学做法。若学员是新员工,讲师应该在第一天就引入数字化手段。


“走进”新企业  在新员工入职前,讲师应该做足准备,包括利用线上、线下平台提醒所有员工新人即将到来;在新人报道的当天,于数字化学习平台、微信群、公众号推送培训海报、董事长官微文章等;在实训开始后,新员工需要完成至少8小时的必修课,其中包含数字化学习平台的线上课程,并参加统一组织的线上考试。


“融入”新组织 通过考核的新员工还需要参加问卷调研,由讲师分析他们的学习需求,制定下一步实训方案。比如,将“高绩效沟通”“最佳实践萃取”“目标导向引领成功”等通用类课程上线至数字化学习平台,并作分类要求——工作5年及以上的新员工只需选择3门课程,工作5年以内的新员工必须选择5门课程充分了解。其中,所属业务部门的专业课是必修,其他课程可被选修,但不计入学习总积分。线上学习结束后,讲师需要安排一场新员工入职答疑会,邀请领导、前辈来一一解惑,并将会上内容录制成视频课程,剪辑上传至数字化学习平台,供学员线上学习。


“任职”新岗位  为了加强锻炼新员工的数字化思维能力,讲师除了邀请业务部门推行“一带一”导师制,更需要萃取以往岗位上优秀前辈的经验,将他们分享的内容全部录制成视频上传至数字化学习平台,作为新员工的选修课之一。


实训过程中,讲师还可以给新员工分组,让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阐述组内总结的经验,并将投票前三名的优秀经验展示在线下公共看板,排名前六的可以上传至平台专区。总之,无论是短期课堂,还是长期实训,都要将数字化思维模式贯穿始终,尽可能多地引入数字化手段,并安排学员通过数字化平台学习课程,塑造数字化思维和应用意识。



作者:陈丽  中国光大养老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总部培训负责人、培训总监

来源:《培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