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981190
首页 企掌道培训平台 运营服务 AI智能陪练 面授及内容 课件定制 混合式学习 解决方案 培训+AI解决方案 零售行业解决方案 保险行业解决方案 新员工解决方案 销售人才解决方案 客户案例 免费体验 关于我们 关于思创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车企如何培养数字化高技能人才?

发布时间:2025/03/25 10:12:27   Click:

在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积极融入数字化与智能化浪潮,成为展现中国制造业实力的“新名片”。


顺应行业发展浪潮,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这家老牌车企正以“二次创业”的态势,在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的新赛道上加速前行。历经多年的全面布局与战略深耕,上汽集团为自身发展积聚了强大势能,成为传统车企变革的引领者。


2024年,上汽集团位列全球企业500强第93名,连续11年稳居百强,并是唯一跻身全球行业前十的中国车企。


随着行业变革加速,上汽集团的人才体系也迎来全面升级。作为集团人才发展的核心支撑,上汽培训中心紧跟战略步伐,围绕“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新四化战略、数字化转型升级及“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精准聚焦集团及下属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挑战,系统化构建培训体系。这不仅为集团内部培养并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新型人才,也推动了整个行业人才生态的变革升级。


01 组织牵引 打造培训系统力


上汽培训中心的历史可追溯至1980年成立的上海拖拉机工业联营公司职工高等学校。随着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转型后的上汽集团培训中心围绕集团“三支队伍”人才战略,陆续建立了领导力学院、管理学院和汽车学院。这三大院校协同合作,为上汽集团提供人才支持。


在行业变革和企业战略转型的背景下,培训中心已不再满足于单纯开发课程或运营学习项目,而是着眼于构建战略、业务与运营模式的底层逻辑体系,在此基础上系统推进人才培养,精准应对集团新时代的人才挑战。上汽培训中心正是依据这一路径开展工作。


上汽培训中心承担着四大战略定位——集团战略实现的助推者与企业文化传播者、知识管理的萃取者与行业生态引领者、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与员工成长顾问、以及培训资源的整合与提供者。这四大核心定位是培训中心稳步发展的基石。


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培训中心始终坚守企业大学的初心,同时围绕四大战略定位进行了优化调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在课程体系方面,培训中心不再沿用传统的“课程”概念,而是以“培训产品”为主导,注重开发解决企业转型中的“痛点”和“堵点”的培训项目。现有六大课程产品体系包括企业党建、领导力赋能、数字技术、专业管理、技师/技工培养和研学/竞赛/论坛。其培训业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际落地的培训内容,赋能学员,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在价值评价体系方面,培训中心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构建了前、中、后台的运作模式。


培训中心前、中、后台运作模式

培训中心前、中、后台运作模式


培训中心精准把握组织层面的“变”与“不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更为坚实的培训系统能力,从而更高效地服务于集团的人才发展战略。


02 领导力驱动 加速组织转型升级

 

上汽集团在行业新赛道上的全面布局与快速发展,得益于集团领导层展现的决心与卓越领导力。培训中心的领导力学院以集团战略为导向,专注于中高层领导及后备管理者的培养与发展。同时,作为集团党校,领导力学院发挥高质量党建的政治引领作用,并积极转化为创新与发展优势,推动集团加速转型升级。


党建引领,在传承中创新


上汽集团的党建课程体系与培养项目,在坚守传统党建理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方法,实现了传承与创新并重,推动了党建工作的持续发展。


上汽党校的课程体系根据不同人群划分,覆盖从入党积极分子到各级党员干部的九类人群,每类人群都有针对性的课程产品。例如,针对普通党员的“万名党员进党校”“新入职党员培训班”,针对纪检监察党员干部的“砺剑”实战训练营,以及党员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系列专题等。


此外,上汽集团结合年轻党员需求,创新推出行走党课、剧本杀、情景党课等形式,为党员提供了多元化学习选择,推动党建培训形式多样化与实效化。


领导力赋能,着重青年干部培养


上汽培训中心针对领导力赋能采取三大策略——人才梯队培养项目、业务推动的专题项目,以及领导力赋能Plus。


领导力赋能体系

领导力赋能体系


人才梯队培养项目作为年度固定培训项目,确保管理人员在晋升过程中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根据管理层级,人员分为高层管理、高层后备、中层管理、基层管理和管理后备五类,每类人员在职位晋升或角色转变时,需完成相应的技能提升项目。例如,管理后备人员晋升基层管理时需参加“导航”新任经理训练营,高层后备需参加“青干班”“清华班”,高层管理人员需参加“远航”高层赋能项目。


此外,每年会根据集团战略重点开展业务推动专题项目和领导力赋能Plus培训,如降本增效、敏捷等主题的战略共识工作坊,以及基于BEM模型的业务精进实战课。


为了更精细化地培养管理人才,培训中心对青干班进行了梯度划分,不仅选拔潜在高层后备人才,还新增了两个关键群体:一是来自QS世界大学排名前450的优秀毕业生,二是90后年轻后备干部。青干班目前形成了三个梯度,包括新进大学生培训班、90后后备干部班及原有的青干班,构建了系统化的人才成长路径。凭借在青年干部培养方面的突出成果,上汽培训中心的模式得到了上海市国资委旗下多家企业的高度认可,百联集团、上海城投等企业纷纷寻求合作,借助其成熟的培训体系培养优秀的青年管理人才。


03 培育数字化人才 汇聚核心动能


汽车新赛道的核心人才需求聚焦于数字化高技能人才。为此,上汽培训中心通过系统化的课程建设 、紧跟技术前沿的理实一体化培训以及构建开放协同的培训生态,培养了一批既精通软件算法等数字技术,又深刻理解汽车系统规律的复合型人才。这些高技能人才将成为推动上汽集团在新赛道上持续领跑的核心动力。


全面革新数字化专业课程


为了满足数字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上汽培训中心率先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革新与研发,精准对接人才能力培养需求。


培训中心定期组织来自高校、企业及内部的优秀师资进行深度探讨与协商,结合实地考察与企业调研,汇聚多方智慧,从多元化视角为课程更新提供策略性建议。目前,培训中心已成功开发出“智能网联、新能源、大数据、软件工程、数字化工厂”五大课程体系,涵盖从普及类到专业技术研发类的丰富内容,总计超过900门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学员的数字技能与综合素养。


加快培育数字技术工程师


在国家层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21年启动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计划在2030年前每年培养约8万名专业人才,以壮大我国数字技术工程师队伍。


凭借自身综合实力,上汽培训中心在获得“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后,2022年进一步被授予首批“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基地(智能制造)”牌照,并于2023年获批涵盖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四个专业类别的培训基地资质,为集团的数字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完善的支持。


2023年2月,全国首期数字技术工程师(智能制造)培训班在上汽培训中心开班,吸引了来自上汽集团下属企业的101名学员参与,为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理实一体培养软件技术人才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环节的强化。为此,上汽培训中心精心打造了先进的智能网联实验室,配备嵌入式与云端智能小车以及多样化的实验台架,为学员提供了一个全面高效的智能网联动手实践平台,成为上汽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基于这一平台,培训中心在现有理论课程基础上设计了智能网联实践项目,分层分级地开展汽车研发工程师的理实一体化培训,全方位提升学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拓宽数字人才国际视野


为拓宽数字化高技能人才的国际视野,上汽培训中心与美国凯特林大学合作推出了上汽凯特林高潜工程师项目。自2016年启动以来,该项目已成功举办四期,培养了42名杰出工程师,并获得参与企业及学员的一致好评。2023年,项目吸引了来自上汽大众、通用、大通等整车企业的25位高潜工程师参与,既强化了学员的技术能力,也拓展了他们的国际视野。


04 聚焦“匠心匠行” 培育大国工匠


在加速数字化人才培育的同时,传统技术工人同样需要融入集团的创新转型进程,契合“十四五”战略发展需求,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多年来,上汽集团积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劳模先进和能工巧匠,为集团的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为进一步强化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2024年5月,“上汽集团工匠学院”正式成立,助力职工专业技能,也为工匠人才提供了展示才华、交流技艺的广阔舞台,推动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健全培养体系,强化技能水平


目前,上汽工匠学院已建立起一套全面而系统的人员培养架构。针对领军、资深、新晋、后备、基层五大工匠层级,设计了一系列旨在提升其职业技能、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及岗位胜任力的培养项目。


上汽工匠学院人员培养体系

上汽工匠学院人员培养体系


2024年6月,首个面向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的培育项目——创新工作室培基训练营正式启动。来自乘用车、纳铁福、检测中心、延锋、汇众、大众动力总成等企业的26位精英学员参与了培训。10月,工匠学院成功举办了数据可视化、精益数智化制造转型案例、汽车模具质量控制、工业机器人联网调试、智能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应用等七大集团竞赛及赛前培训,共有384名职工参与,展现了卓越的专业技能与持续学习的热情。


聚焦工匠五力,实施重点培养


上汽工匠学院致力于发展成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领先工匠学院,并争取跻身全国总工会重点建设工匠学院行列。围绕这一目标,学院将在2025年聚焦“工匠五力”——引领力、实践力、创新力、攻关力和传承力,系统推进关键项目落地。通过工匠大讲堂,弘扬工匠精神,全面提升职工职业素养。以工匠专利成果萃取特练营为例,该项目将用半年时间为学员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指导,帮助他们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可申报的专利,从而增强其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05 多元化保障 助力人才持续精进


在系统性推进人才培养的同时,构建多元化的平台与机制也至关重要,能够保障人才的持续成长。上汽培训中心通过搭建特色鲜明的交流平台,加速行业交流与知识共享;通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整合行业培训资源,确保培训工作的高质量与可持续性。


打造特色平台,加速信息交流共享


在促进技能提升和知识交流方面,上汽培训中心通过研学、竞赛和论坛等活动,让学员走出课堂,触碰前沿知识与应用。


“走进上汽”和“走出上汽”


研学活动着重于行业间的合作与交流互鉴,目前已打造“走进上汽”与“走出上汽”两大系列活动。“走进上汽”依托集团制造优势与智慧工厂经验,涵盖通用凯迪拉克无人工厂、无锡大通智慧化改造等标杆案例,已成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上汽集团将这些资源向产业链伙伴开放,展现制造实力与创新精神。“走出上汽”则整合外部资源,与上海飞机制造厂、长沙振华重工等企业合作,促进跨界交流,共同探索行业发展新机遇。


竞赛论坛,促进技能交流融汇


每年9月至10月,上汽培训中心面向全体员工,特别是新四化领域的研发人员,举办各类竞赛,如无人驾驶技术专项赛,以营造比拼赶超的学习氛围。


无人驾驶技术竞赛特色

无人驾驶技术竞赛特色

此外,中心还承办上海市智能制造技能竞赛,已连续举办四届,通过案例分享促进知识共享。与此同时,培训中心定期组织技术论坛,如联合技术管理部举办的新四化技术论坛,通过峰会和专题研讨,聚焦前沿趋势,推动技术交流与合作。 


综合管理,保障优质师课资源


上汽培训中心通过12个等级的评定机制,根据授课时长、课程开发和策划项目数量进行综合评定与晋升,激励与薪资直接挂钩,从而确保内训师队伍的持续成长。


面对集团数字化、智能化战略升级,内训师也通过继续教育和技能提升课程保持知识的更新,同时,上汽集团派驻培训师深入一线,洞察员工需求并开发新课程,实现了精准培训和创新。鉴于庞大的培训需求,培训中心通过外聘和供应商合作,建立采购库,以确保培训资源充足。


任何行业的变革都离不开人才这一强大推动力。汽车行业转型浪潮滚滚向前,上汽集团也将凭借全方位人才支持,在行业新赛道上疾驰前行,加速领跑行业变革的新征程。



作者:郭彦巧 

来源:《培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