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的带动作用,建立和完善了贯穿产业工人职业生涯全过程的员工培育体系。
在此基础上,南方电网遵循产业工人成长规律,实施从新员工到战略性人才的梯队人才培育工程,引导员工积极适应组织模式优化、技术变革等新业态。这过程中,南方电网不断推动员工队伍从规模数量优势向质量效益优势转变,以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职工队伍,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01 六维度构建系统培育体系
南方电网坚持战略引领,践行“企业第一资源、发展竞争之本”人才理念,以需求、标准、激励管理为牵引,以组织、资源、数字化管理为保障,持续创新升级员工管理体系,为工作在一线的电力调度人员、变电运维人员、输电检修人员等产业工人的学习发展保驾护航。
南方电网产业工人培育体系
多方需求协调统一
员工培育体系是南方电网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深化“按需、分类、梯次”培训方针的具化呈现。在实践过程中,南方电网始终坚持需求的统领地位,注重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的有机统一。
组织需求指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央企功能使命、能源经济政策等领域对人才的需要,明确员工培育方向,并结合公司战略目标,制定员工培育具体举措。岗位需求则是立足于岗位任职资格体系,细化产业工人任职资格能力要求,为他们的学习发展指引方向。个人需求重在营造主动、自驱的学习氛围,鼓励产业工人自主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养,更好适应岗位要求,与组织发展目标看齐一致。
对照标准自主成才
南方电网在需求管理的基础上,秉持“干什么、学什么、练什么、考什么”理念,按照“两级专业、三级业务”编制公司基层核心业务清单。以业务清单为基础,进一步形成员工核心能力培训内容,实现“业务—能力—作业”的有机衔接转化,为学习地图、培训、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标准的细化提供直接参照。
激励工人岗位发展
技能评价是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与使用相结合、与待遇相匹配。南方电网持续改进产业工人技能评价方式,积极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围绕“新员工—业务骨干—班组长/专业技术人员—专家—战略性人才”的职业发展路径,以各类评价结果的合理运用持续激发员工发展动力。
一方面,南方电网以员工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为主体,推动其与职称评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业上岗资格考核等有机融合,强化评价结果的互通复用,避免多头、频繁、重复地开展评价工作。另一方面,深化评价结果的多方面应用,包括员工先持证后上岗、岗位岗级调整、表彰表扬以及不胜任转岗、退出等情境,多措并举推动员工立足岗位持续学习、自我提升。
各级联动协同管理
做好产业工人的学习发展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不仅降低员工流失率,还能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南方电网健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机制,构建了党组党委全面领导、人资部门归口管理、业务部门专业负责、培训机构(基地、场、点)具体承接、各级组织分层分类工作联动的培育组织体系。
人资部门是教育培训的统筹部门,负责整体协调和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和计划,组织开展通用培训。业务部门是专业育人的责任主体,基于业务需求主导专业培训,协同开发培训资源。通用培训和专业培训双线并进,持续提升产业工人知识和技能。
多类资源分级建设
南方电网不断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持保障,在员工培育体系中基于培训业务现状,统筹设置了“五类三级”培训资源框架(课程、师资、项目、评价、基地五类资源,各类资源按管理需要分为三个层级)。并且,根据资源特性和建设主体的差异性,南方电网分类分层在建设、使用、入库、共享、运营、评估、退出等流程上进行细化规范,从培训资源内容、形式、维护周期、质量管控等多维度率先实现互联互通。
南方电网“五类三级”培训资源框架
升级数字化赋能
数智化时代来临,南方电网持续加强数字化赋能,支撑产业工人全职业生涯自主学习,以及员工培育体系全要素管理。“南网智学”数字化学习平台上,原就设置了员工学习地图、学分管理、学员档案等功能,目前又上线了智能标签、智能搜索、智能播报、智能测评、智能客服等应用,方便产业工人一键获取学习资源。
同时,南方电网还探索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集中呈现产业工人的培训业务活动、学习资源,动态监控他们的学习行为,构建“全维算、全景看、全息判、全程控”培训大数据应用格局,不断推动产业工人培训运营数据可视化、决策科学化。
02 六级培训 产业工人拾级而上
在做好体系化的统筹管理的基础上,南方电网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和产业工人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性设计了六级培训项目,助力产业工人拾级而上,从新员工逐渐成长为战略性人才。
南方电网产业工人六级培训工程
强基工程 强基工程重点聚焦入职前三年的产业工人,围绕他们思想教育和核心技能培育,综合运用集中培训、在岗培训、专项培养、项目攻关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测评、业绩情况的长周期跟踪,夯实专业基础,提升业务能力。
蓄力工程 该工程重点聚焦工作三年以上的班站所业务骨干,以提高班组成员整体素质为重点,以核心能力培育为主线,以在岗锻炼为主要手段,持续深化“人才+项目”联动培育模式,在工程建设、应急抢修、生产实际中锻炼业务骨干,识别人才。
培优工程 聚焦国有企业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以强化企业基础管理为核心”的指导要求,按照“四会”(会干、会说、会写、会指挥)培养目标,“培优工程”将班组长作为重要的干部培养来源。通过压担子、给资源,该工程统筹实施班组长上岗前、在岗中、发展期三阶段的培育。
专才工程 专才工程重点聚焦各业务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推动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强化“以干代训”为主的培育模式,压实直线经理培育主体责任,全面增强职能管理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管理能力、技术管理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
攀高工程 攀高工程主要培育技能专家、专业技术专家及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围绕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前沿技术引领能力、成果转化应用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该工程专业化、体系化推进任务支持、团队支持、访学研修等培育支撑性措施。
X战略工程 该工程重点培育战略性、先导性产业领域开拓性人才,瞄准电网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等公司重大战略布局领域,实施分专业人才梯队建设,抢占战略制高点,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贯穿产业工人职业生涯全过程的员工培育体系,已在南方电网完成立柱架梁。未来,南方电网将持续优化完善培育体系,在新时代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探索实践中,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全面实现教育培训工作的体系化、规范化、科学化、数字化管理,创造新的价值、干成新的业绩、打造新的标杆。
作者:陈伟民;陈睿;张思光
来源:《培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