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业的当下,金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培养成为金融机构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苏州银行凭借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其打造的新一代数字化学习平台 ——“小苏 e 学”,荣获第16届博奥奖“最佳数智化学习实践奖”,成为行业内数字化学习建设与运营的优秀典范。
项目点评:“小苏 e 学” 平台依托云平台与移动互联技术,实现培训管理全流程线上化、智能化,推动线上线下教学融合与教学成果数据化,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构建统一标准化管控体系。平台以测训一体化为核心,通过高效精细管理赋能专业人才与管理梯队建设,有力支撑业务持续发展。该平台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未来可进一步深化"互联网+"资源整合,完善标准化管控体系,持续释放数智化学习生态的价值潜力。
公司介绍
苏州银行(BANK OF SUZHOU),成立于2010年9月28日,注册资本36.67亿元,苏州银行的前身是江苏东吴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经原银监会批准正式更名为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经监管批准,由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序列调整为中小商业银行监管序列,标志着苏州银行由农村商业银行转变为苏州地区唯一一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城市商业银行。
苏州银行成立以来,秉持“以民唯美,向实而行”的企业使命,专注服务实体、服务市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立足苏州,深耕江苏,全面融入长三角,现已在江苏省境内开设12家分行 ,发起设立4家村镇银行,入股2家农商行;设立苏州金融租赁公司、苏新基金公司,境外开设新加坡代表处。苏州银行持续在普惠金融、科创金融、绿色金融、民生金融等领域精耕细作,截至2024年1季度末,集团总资产达6482亿元,存款总额超4100亿元,贷款总额超3200亿元;不良率0.84%,拨备覆盖率491.66%,主要监管指标优良,发展态势良好。在英国《The Banker》杂志全球1000强银行中排名第253位,穆迪评级为Baa3级。
项目介绍
项目背景
苏州银行于 2012 年采购原培训学习平台,以解决员工基础学习需求。然而,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员工数量持续增加,个性化学习需求不断涌现,培训管理的范围和幅度也随之拓展,原平台已无法满足员工学习需求与培训管理战略要求。在此背景下,为响应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契合培训管理精细化、专业化、高效化的发展需求,确保培训实施过程有平台支撑、有数据可循,苏州银行从员工实际需求出发,以技术转型和内容深化为双重抓手,启动新一代线上培训学习管理平台建设。
项目简介
本项目旨在建设苏州银行数字化人才培养平台,加速推进该行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打造苏银人才高地。项目充分依托“互联网+”资源,基于云平台与移动互联技术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推动教学成果数据化呈现,整合各类培训资源,为学员提供随时在线学习“充电”的渠道,促进优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
同时,借助业界成熟的套装软件搭建在线学习信息化平台,以支持培训规划、需求分析、计划制定、实施管理、课程管理、讲师管理、学分管理、岗位人才发展管理及培训分析等全链条培训管理业务运作需求,通过信息化手段支撑培训管理体系,实现培训管理业务的统一化、标准化与管控一体化,为员工培训全业务流程管理提供统一平台,为培训业务分析提供标准、唯一的数据源,并通过梳理培训业务规则标准,提供标准化适用流程与规则。
项目设计
01 打通行内系统,提升学习体验
新平台与内部HR系统对接,由系统自动导入、删除入离职人员信息。在PC端,除了输入工号、密码以外,学员可以通过内部企业微信扫码的方式一键登录。移动端的登陆端口配置于内部企业微信中,链接账号信息,无需输入账号密码,点击即可登陆小苏e学,随时随地获取知识。为使用平台的客户(学员)打造友好体验。
02 总分院管理模式,强化运营效能
建设及上线时期,”小苏e学“融合公司银行总部、零售银行总部、金融市场总部、数字银行总部及村镇银行和金租公司的丰富课程内容资源,开设全新的总院、分院模式,以精细化管理赋能专业人才。也根据不同分院设置个性化首页风格,实现不同分院之间界面切换,实现界面的差异化展示,提升平台运营效率。在2023年10月,苏州银行组织架构变动,四总部架构取消,在此之后平台迅速切换,保留子公司的分院模块,将四总部的资源融入至总院课程体系中。
03 一个培训入口,拓展任务组合
以可配置、可拼接、可扩展为设计原则,将功能分解为线上任务、项目管理、线下任务和互动工具四类基本要素,实现系统化灵活拼装,满足复杂多变的培训需求。
04 专属直播工具,提升课程效果
依托平台自有的直播功能,可以实现直播课堂中的聊天、连麦、举手发言等互动,通过随堂练习、分组讨论,强化内容掌握、营造学习氛围;直播结束后,学员可快速回顾内容,讲师可片段式按页、按音轨进行便捷剪辑,让知识数字化留存;依托于强大的数字能力,课程一旦结束,数据快速生成,从而分析学员的课程参与度、知识掌握度以及学员特别关注的知识点。
05 构建岗位地图,助力人才发展
未来,将利用平台功能持续关注员工人才成长,根据后续发布的专业岗位序列,构建不同岗位学习地图。让员工清晰的了解岗位晋升路径,明确自己的成长路径和岗位的能力要求,在后期将通过能力测评掌握自身能力图谱现状,大数据分析汇总形成人才画像,生成个性化学习方案,再以数字化的形式体现其能力的成长进步,让培训结果可量化精准化,达到精准管理赋能。
06 数据可视呈现,管理高效精细
可视化项目报告让学员的报名、参与、分组情况、课程完成率、考试通过率、作业合格率等项目概况一目了然。培训管理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配置数据报告内容,多维度满足项目数据分析需求。通过平台自有的数据分析功能、可视化呈现数据结果,以数据大屏形式呈现,全盘掌握我行数字化学习动态。
本项目建设的数字化学习平台覆盖苏银集团母行、各子公司及各业务板块,提供统一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支撑未来苏州银行培训业务的开展。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实现培训全面管控和操作,使得整个培训体系相关的信息能够互联互通,保障培训数据实时反馈更新,并且数据完整一致。
项目实施
系统化运营分阶段推进
启动阶段:通过项目沟通会、标准文档制定、线上内容设计及内部宣传造势完成平台上线筹备;
第1个月:持续跟踪首批学习项目数据,出具周运营分析报告并开展平台体验调研;
第2至6个月:出台配套管理办法,赋能部门管理员,结合业务需求搭建培训项目,同步开展 “学习月” 促学活动并进行半年度复盘优化;
第7至12个月:协同平台方探索学习效果评估体系,举办 “微课大赛” 提升月活,通过周年庆活动增强用户粘性,最终完成年度培训复盘与规划。
运营层面构建双维规则
用户运营规则:将以用户作为运营的主体学员,围绕新员工培训等项目,打造知识输入、输出的闭环用户旅程:通过微课制作工具、虚拟教室功能实现知识输入,通过知识众筹功能实现知识输出,底层实现数据驱动。为学员打造更有趣的学习内容、更快速的学习体验、 更有效的远程培训、更自驱的个人成长。
内容运营规则:
内容框架:由我行统一规划,搭建内部课程体系,明确课程标准,构建课程标签。
内容来源:目前以 PGC 为主,UGC为辅,配备激励措施,旨在促进知识自然生长。
配套实施三大项目应用案例
一、专项学习月活动,引爆学习热潮(2023年4月)
为提高平台活跃率,提升全行员工对学习平台的使用意识,同时为了学习型组织打造,于平台功能开展了“苏行里 FUN肆学”4月学习月活动。包含社区发帖分享“我的学习时光”;课程项目学习“学习闯关,积分加倍”;外链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进行“阅见”读书会。
二、全行微课大赛,盘活平台资源(2023年6月-9月)
微课大赛充分发掘平台功能,联动平台“学习社区-问卷中心-培训中心-直播中心-活动中心”等重要模块,以场景化微课开发为落脚点,以全行微课大赛为切入口,在沉淀行内优秀业务经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全行员工使用平台的频次,扩大了“小苏e学”在员工学习过程中的影响力,盘活了线上UGC课程资源,推送组织资产沉淀。
三、平台周年庆,提升用户粘性(2023年11月)
“伴学一周年·携手创新篇”活动,是在平台上线一周年之际,开展“回望小苏e学大事记”、“新战略竞赛答题”、“竞学岗位学习地图”等活动,通过平台“游戏化学习”、“测练中心”、“专题页面”等功能板块联动进行。
项目实施效果
“小苏 e 学” 平台自2022年11月16日启用以来,实施效果良好,累计上线课程 3272 门,累计学习 524783 人次,学习时长总计 124906 小时,累计考试 174846 人次,充分适应了精细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数字化学习趋势。(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6月)
该平台以数字化技术重塑学员中心的学习体验,以数据驱动知识开发与运营,实现高效精细管理,成效显著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契合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通过技术迭代优化提升知识转化效率与效果;
其二,借助学习地图、总分院管理等更宽更专的培训功能,将培训打造为与人才战略、绩效紧密关联的管理手段,提升人才能力,助力业务增长,形成支撑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组织能力;
其三,平台集成知识管理、学习管理、人才发展管理,满足培训管理精细化、专业化、高效化诉求。
项目总结
“小苏e学”平台的建设为苏州银行的培训管理工作提供了强大支撑,实现了线上化和智能化管理。平台以“客户体验友好”和“精准管理赋能”为导向,持续提升使用便捷度,结合使用场景迭代功能,实现测训一体化。通过高效精细管理,平台赋能专业领域人才与管理人才,助力业务持续发展。
未来,苏州银行将继续优化“小苏e学”平台,进一步满足员工的学习需求,提高培训管理效率,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努力。
作者:在线教育资讯网
来源:数字化学习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