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981190
首页 企掌道培训平台 运营服务 AI智能陪练 面授及内容 课件定制 混合式培训 解决方案 培训+AI解决方案 零售行业解决方案 保险行业解决方案 新员工解决方案 销售人才解决方案 客户案例 免费体验 关于我们 关于思创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训战一体:实战化训练提升人才培养成效

发布时间:2025/11/25 13:11:36   Click:

江苏利电能源集团(以下简称“利电集团”)系中信泰富能源有限公司核心成员企业,其前身为1987年经荣毅仁先生推动设立的利港电厂,是我国电力行业首家中外合资大型火力发电企业。经过37年创新发展,利电集团已成长为以发电业务为核心、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大型综合能源服务商。


为深入贯彻江苏省“职工好讲堂”建设要求,利电集团近年来打造出“利电大讲堂”职工教育平台。该平台通过体系化构建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全面赋能的培训生态,有效强化了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促进员工与企业协同发展,为集团战略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01

全方位教学 实训为主导


“利电大讲堂”创新培训形式,精准对接一线需求,构建了线上线下全方位的场景化教学体系。

线上方面,利电集团通过企业微信“培训考试”平台定期推送党的知识、企业文化、安全生产等全员必修课程,便于职工利用碎片时间学习。


“耳听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在线上学习之余,利电集团更是利用生产现场,开展包括发电运行、码头等现场讲堂,并依托检修实训基地、VR设备等,开展多工种实训演练。


送教入一线

“利电大讲堂”以实操为导向,推出“流动大讲堂”模式,将培训深度融入一线日常工作。

针对不同业务场景,开设发电运行大讲堂、检修大讲堂、码头大讲堂等专题培训,通过现场教学解决实际工作难题,实现培训与业务的有机融合。


以“发电运行现场讲堂”为例,该讲堂以生产现场为课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班组骨干开展实操培训。

在发电机冷油器消防冷却水操作培训中,讲师系统讲解操作要点:

需预先确认冷油器运行状态,规范执行油路切换流程;

操作时严格关闭进出水门,并缓慢开启消防水临时进水门以防油管受压。


通过现场演练,员工切实掌握了操作规范与风险防控要点。


针对刚入企的新员工,“利电大讲堂”重点开展发电机碳刷更换实操教学。

在培训中,讲师强调作业前必须核对碳刷型号,规范佩戴绝缘防护装备;

操作过程中需注意辫发固定、工具防坠等细节,确保作业安全。


培训采用“师带徒”模式,手把手指导帮助新员工快速掌握核心技能。


实训基地真实演练

除了在生产现场直接手把手教学外,利电集团还借助实训基地开展培训,帮助员工掌握技能。


在迎峰度夏期间,“利电大讲堂”依托阀门实训基地,创新开展修旧利废实践培训。

相关培训负责人组织汽机专业资深技师与青年员工结对协作,通过“传帮带”实现技艺传承与创新融合。


在阀门拆解与修复过程中,老师傅们充分发挥经验优势,系统示范传统检修工艺,重点讲解关键操作要领;

青年员工则深入钻研阀门结构与工作原理,对阀座、阀芯密封面进行精密研磨,在实践中提升技能水平。


这种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既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又促进了检修工艺的传承创新,彰显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VR让培训看得见

从化工企业到制造工厂,从能源行业到建筑工地,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用VR技术重新定义安全培训。“利电大讲堂”创新采用VR虚拟现实技术开展安全培训,通过高度仿真的模拟场景,让学员亲身体验违规操作带来的严重后果。


在高处坠落、有限空间作业等典型事故模拟培训中,待学员佩戴VR设备后,系统会模拟从平台失足跌落的全过程,包括失重感、撞击感等生理反馈,最后以视觉警示呈现事故后果。


一位参与高空坠落培训的学员回忆道:“当VR场景启动时,我仿佛真的站在几十米高的作业平台上。在试图伸手拿取工具时,系统模拟了因未系安全带导致的跌落过程。跌落撞击后,眼前出现的血色画面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此种身临其境的教育效果是传统说教式培训难以达到的。


VR模拟培训还设置了实体设备操作区,学员在完成VR体验后,需在模拟工位上正确完成安全带佩戴、救援设备使用等实操考核。虚拟体验后再完成实体操作的培训模式,有效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02

多维分层 培训全域覆盖


“利电大讲堂”不仅拥有丰富的培训形式,培训内容更是多样。

根据国家政策开展“全会精神进班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等课程,加强职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常态;

另外,行业形势分析、管理能力、技术技能和数字化能力等培训有序开展,全面提升员工素养。


市场洞察与政令宣导

“利电大讲堂”持续深化行业政策培训,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为员工带来市场形势和政策分析。

一方面,邀请行业权威专家授课,如华北电力大学特邀研究员、中嘉能(北京)能源有限公司首席电力交易官主讲的“江苏电力现货交易实务”专题课程,受到了学员好评;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内部专家优势,安排内训师为员工讲解政策。


在近期举办的电力市场专题培训中,运营管理部市场交易中心副主任围绕江苏省电力系统架构、市场交易规则、辅助服务机制及煤电容量电价政策等核心内容,为来自集团各部门及子公司的40余名学员进行了系统讲解。

课程不仅深入剖析了电力市场的运行机理,更结合集团发展战略,阐释了参与电力市场的战略价值。


参训的发电运行人员表示,通过培训,对调峰调频辅助服务、容量电价机制等专业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在面对机组负荷快速变化、深度调峰频次增加等实际挑战时,能够从市场角度把握工作重点。

培训后,学员们就如何根据电网要求和市场规则优化运行策略展开了深入研讨,为后续精准施策、提质增效奠定了理论基础。


全面提升管理素养

“利电大讲堂”高度重视领导力培养,系统构建了覆盖项目管理、成本管控、行动学习、目标管理(OKR)及教练技术等领域的领导力发展课程体系,持续提升管理团队的专业能力。


其中,“绩效与能力双驱动”行动学习项目以战略落地为导向,聚焦经营管理、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等四大核心领域,选取“审批流程优化”“码头业务整合”“低卡煤掺烧技术”“粉煤灰经营模型”“制水车间数据治理”“深度调峰策略”六个具有代表性的实践课题,展开深度研讨。


项目历时四个月,参训管理者围绕以上课题,运用系统思维和项目管理方法开展实践探索。通过学用结合的方式,管理者不仅突破了传统思维局限,更将行动学习的方法论转化为实际管理能力。

在最终成果汇报中,两个课题小组凭借显著的实践成效荣获“里程碑目标达成最佳行动组”称号,充分体现了该项目在提升管理效能和培养人才方面的双重价值。


拓展技能人员视野

电力行业拥有电力、机械、运行等多工种专业人员。“利电大讲堂”鼓励企业内部专家和技术骨干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开设课程,为专业人员带来销售谈判技巧、建筑工程造价培训、QC(全称是‌Quality Control,质量控制‌)等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


例如,由集团资产管理部设备管理员针对火力发电核心系统开展的热工控制系统专项课程,采用理论讲解、实物演示、互动研讨三维教学模式,系统讲解了热工系统的组成架构、设备原理及运维要点。


课程特别设置了设备传阅环节,油浸式压力表、压力传感器等关键设备在学员间轮流传看,再配合详细的构造解析,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

参训学员表示,这种沉浸式学习不仅帮助跨专业人员建立了系统思维,更通过实物观察和实操讨论深化了对火力发电“神经系统”的理解,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引。


培训还特别注重不同专业背景学员的交流融合,在案例分析环节引导运行、检修等岗位人员从各自专业视角出发,共同探讨系统优化方案。


此种方式不仅拓宽了技术人员的知识视野,又促进了多专业协同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有效提升了团队的整体技术水平。


赋能数字化战斗力

成立数字化专题培训班,举办数字化技能大赛等活动,推动职工数字化能力提升,是“利电大讲堂”在数字化时代着重开展的培训课程。


以利电集团于2024年11月举办的第一届职工数字化技能竞赛为例。此次竞赛是2023年2月启动的数字化培训班以来一系列专题培训(Python、BI、AI、数据治理、数据安全等十余个专题)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验。

本次竞赛由集团工会统筹协调,创新中心与培训中心联合组织实施,采用飞书平台实现报名、学习、考试全流程无纸化管理,共有40名职工报名参与。


竞赛设置综合评分与专项能力评估双重机制,评审小组从代码质量、数据准确性、功能完整性等多个维度对参赛作品进行严格评审。

最终33名参赛选手经过激烈角逐,不仅决出总分奖项,还涌现出AI应用、Python编程、BI分析等领域的专项技术能手。

“利电大讲堂”以此次竞赛为契机,持续优化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员工数字化素养,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03

制度完善 全员支撑


“利电大讲堂”作为覆盖线上线下,立体多维的企业教育平台,开展培训工作的背后少不了健全的机制体系、高层领导大力支持。各部门、子公司积极响应,促使“利电大讲堂”运行顺畅,成效明显。


建立规范化运作体系

在组织体系建设方面,“利电大讲堂”建立了完善的顶层管理机制。

由集团高层挂帅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人力资源部门牵头,工会协同推进。


集团领导班子不仅将“利电大讲堂”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之中,更通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参与课程设计、带头授课等方式,确保培训工作始终与集团战略发展方向同频共振。

人力资源部作为主责部门负责整体规划与资源调配。

工会组织则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同推进培训实施。

这种高层深度参与的组织模式,为“利电大讲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组织支撑。


设立能力发展长效机制

培训工作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员工胜任力。

为此,“利电大讲堂”建立了完善的评估机制,创新采用“学分制与绩效挂钩”的双维考核模式,通过企业微信培训平台实时追踪线上学习数据,并将线下培训成绩纳入ERP人事档案系统,实现学习成果可视化管理。


为确保培训实效,“利电大讲堂”建立了多维反馈机制:一是通过问卷调研量化评估培训满意度;二是组织专题座谈会收集改进建议;三是分析培训后绩效改善情况。

例如,在发现强制参训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后,培训工作人员优化了报名机制,改行政指派为自主选课,并设置最低开课人数门槛。这一调整显著提升了学员参训主动性,培训转化效果同比提高。


“利电大讲堂”通过系统化培训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安全生产指标持续优化,员工满意度稳步提升,经营效益也取得明显改善。


展望未来,利电集团将从四方面持续深化“利电大讲堂”建设:

一是完善课程体系与培训机制,引入前沿培训理念与方法论;

二是加强内训师队伍建设,培育专业化师资;

三是升级培训设施设备,改善教学硬件条件;

四是拓展行业交流合作,吸收先进培训经验。


多措并举,“利电大讲堂”将持续提升培训质量与实效,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作者:杨梓  江苏利电能源集团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主任

来源:培训杂志